第110章 香灰带路(2/2)
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一场蓄意的灭口。
沈流苏循着记忆,在废墟之中跋涉。
焦黑的断壁残垣间,野草疯长。
她最终在一片被烧得琉璃化的地面上停下,这里曾是村长老仆的家。
她从包袱里取出一把小巧的铁铲,不顾泥泞,开始向下挖掘。
很快,半截被熏得漆黑的灶台露了出来。
她伸手探入冰冷的灶洞深处,指尖触碰到了一个坚硬而冰凉的物体。
一个破裂的陶罐,正是记忆中的那个糖罐!
她小心翼翼地将陶罐取出,罐内空空如也,但内壁底部,却残留着一层微不可见的、混杂着蜜蜡与香灰的混合物。
沈流苏从怀中取出一个琉璃小瓶,倒出几滴清澈如水的液体。
这是她用数十种植物晨露与特殊矿石粉末调配而成的“识露水”,能让某些特定物质在时光中留下的微弱痕迹,短暂地显现出来。
识露水滴入罐底的残留物上。
没有烟雾,没有异香,只有那摊水迹的表面,光影一阵扭曲,竟渐渐浮现出一幕淡淡的、如水中倒影般的景象——
一个穿着红色小裙的女孩,约莫七八岁的模样,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枚仿制的玉簪塞进糖罐的最底层。
她的脸庞稚嫩,眼神却带着一种不属于她年龄的空洞与麻木。
她口中,正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喃喃自语:
“娘娘说,只要我活着……姐姐就逃不掉。”
沈流苏如遭雷击,手中的陶罐险些脱手。
她终于,彻底明白了。
妹妹未死,而是被太后当成了一枚最隐秘、最恶毒的活棋,秘密囚禁了十年!
太后一党要她这个“沈家后人”活着,要她背负仇恨,要她入宫,要她一步步走进她们设下的局。
所谓“癸九归位”的仪式,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血缘的象征,更需要一个能彻底操控她心神的执念!
萤萤,就是那个执念!
而如今,太后虽倒,这盘棋却并未终结。
妹妹冒死传来的两封信,根本不是求救,而是在用她们姐妹间才懂的密语,向她发出最沉重的警告——不要落入这个用亲情织就的陷阱!
沈流苏闭上双眼,胸口剧烈起伏,良久,才缓缓睁开。
眼中所有的震惊、痛苦、狂怒,最终都化为了一片深不见底的冷静和决然。
她从贴身的衣物中,取出用软布包裹的另外半截断簪。
这是她自己的那一半。
她将冰冷的玉簪贴在唇边,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
“萤萤,我不是为你回来的……但我一定会带你回家。”
三日后,京城,民香院。
已然褪去青涩、行事沉稳干练的阿念,收到了一封没有署名的信。
信封用的是百草苑特制的、遇水会散发淡淡白兰香的香纸,是他和主上共同研制的,天下独一无二。
他心头一跳,立刻展开。
信中内容仅有一句,笔迹是他熟悉的娟秀风骨:“南七百里,有香不散。”
阿念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将信呈报御书房。
新帝萧玦正在批阅奏折,听到禀报,他搁下朱笔,接过那张薄薄的信纸。
指尖触碰到熟悉的香气,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
南七百里……有香不散……
她终于,要开始行动了吗?
他沉默了片刻,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重新提起笔,在一张空白的敕令上迅速写下几行字,盖上御印。
“准调民香院精锐快骑三队,即刻南下,听令于‘香师’,不得追问行踪,不得干涉其任何决断。”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一座临江的繁华府城。
沈流苏一袭青衣,孑然立于渡口。
江风吹起她的裙角和发丝,她平静地望着对岸,那里雾霭沉沉,隐约可见一座古老的寺庙飞檐,在烟雨中若隐若现。
那是城郊的慈云庵,地图上标注得清清楚楚,二十年前,曾是太后的私产。
她的手在袖中悄然握紧,掌心里,是一枚她昨夜刚刚制成的、暗褐色的香丸。
香丸触手微凉,散发着一股极淡、极幽远的奇异气息,仿佛能直接牵引人的梦境。
梦引香。
这一次,她不再是被动地揭露阴谋。
她要主动出击,用她自己的方式,用这缕香气,去唤醒一段被囚禁了十年的记忆,而不是,再被人用记忆来操控香气。
风更大了,吹散了江面的薄雾,对岸那座静默的慈云庵,轮廓愈发清晰,像一头蛰伏在阴影中的巨兽,正静静等待着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