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 > 第129章 香灰会走路

第129章 香灰会走路(1/2)

目录

春祭的仪仗繁复而漫长,对于一个无名宫女而言,根本没有靠近东陵核心的可能。

沈流苏没有浪费时间,她以“查验先帝用药旧档,比对宫中遗方”为由,向礼部递交了祭陵的申请。

不出所料,那份申请如石沉大海,数日后才换来一张冰冷的批复,由一名鼻孔朝天的小吏送来,言简意赅:“祖制不可废,非嫡系宗亲不得近陵寝十丈。”

沈流苏接过批复,脸上甚至没有一丝波澜,只是温婉地福了福身,轻声道:“有劳公公。”

那小吏见她不争不辩,自觉无趣,哼了一声便转身离去。

她不争,是因为她从没指望这条路能走通。

朝堂之上,那张看不见的网盘根错节,任何循规蹈矩的试探,都只会被毫不留情地绞杀。

她转身回到百草苑,绕开了人来人往的正堂,径直去了京城南郊的匠人巷。

巷子深处,住着一位曾参与修建东陵的老石匠的遗孀。

老人孤苦伶仃,常年受梦魇所扰,夜不能寐。

沈流苏没有带金银,只带去一包亲手调制的“安魂香”。

香气清幽,如月下松涛,能抚平识海深处的惊悸。

老人抱着香包,浑浊的眼中流下两行热泪,在沈流苏临走时,颤巍巍地拉住她的衣袖,凑到她耳边,用几乎气若游丝的声音说了一句:“当年修地宫,有间密室不让画图……入口在‘青龙碑’后头,点三盏……白骨灯……才能开。”

白骨灯。

沈流苏心头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只郑重地对老人行了一礼。

她已然明了,那所谓的“白骨灯”,绝非实物,而是某种启动机关的“香引”。

回到百草苑,她从最阴暗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株通体漆黑、叶片细长的藤蔓——夜行藤。

此物畏光喜阴,其根系对地下的空洞与特殊气场有着超乎寻常的感知力,一旦靠近密闭空间或阵法,叶片便会呈螺旋状紧紧卷曲。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寒露当夜,天降雷雨。

乌云如泼墨般压顶,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噼啪作响,仿佛要将整个皇城的秘密都冲刷出来。

沈流苏避开了守备森严的官道,由西岭的崎岖野径,悄然潜行至东陵外围的山林。

她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整个人几乎与漆黑的雨夜融为一体。

阿念则带着两名心腹香察,扮作被大雨困住的樵夫,守在山下的破庙里,作为外围的策应。

雷鸣电闪,恰是最好的掩护。

借着一道划破天际的电光,她看清了那块矗立在陵区边缘的青龙碑。

它比寻常石碑更为高大,碑身被雨水冲刷得油黑发亮,透着一股森然之气。

她伏低身子,如一只灵猫,悄无声息地靠近。

雨水沿着碑座的缝隙奔流,冲开经年累月的泥土,竟露出一个毫不起眼的铁环。

就是这里!

沈流苏心跳微微加速,但双手却稳如磐石。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三枚拇指大小的黑色香丸。

这并非寻常香料,而是她以阴沟石壁上刮取的“尸苔灰”,混合了深海鱼骨中提出的“冷磷粉”秘制而成。

燃时无明火,无可见烟气,却会散发出一股彻骨的阴寒之气,与传说中白骨燃尽的气息别无二致。

这便是她为那“三盏白骨灯”准备的答案。

她将三枚香丸依次放入碑座下方的三个小小石龛之中,用火石引燃。

瞬间,一股无形的寒意弥漫开来,仿佛连周遭的雨水都冷了几分。

片刻的死寂之后,“咔……咔哒……”

地面传来一阵轻微的齿轮转动声,青龙碑前一块尺长的条石,竟缓缓向一侧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漆黑洞口。

地道幽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与香料混合的奇异味道。

沈流苏没有立刻深入,而是用一根细长的银针,小心地从石壁上刮下些许灰黑色的残留物。

她将银针凑到鼻尖轻嗅,随即黛眉微蹙,竟将那点点墙灰置于舌尖,用最原始也最精准的方式进行辨别。

微咸,带着一丝极淡的血腥气。

是“血檀”!

沈流苏的心猛地一沉。

血檀是皇家祭天专用的顶级香料,但沈家秘录中有明确记载,真正的血檀极难点燃,必须掺入活人新剪下的指甲一同焚烧,才能使其香气尽数挥发。

这不是陵墓日常的维护熏香。

这是在定期举行某种……活祭!

她压下心头的惊骇,继续前行。

不过数十步,脚下的泥土忽然变得异常松软。

她俯下身,借着从袖中特制萤石筒里透出的微光仔细观察,瞳孔骤然收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