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 > 第158章 皇后的安神香

第158章 皇后的安神香(1/2)

目录

皇后病了。

消息从坤宁宫传出时,不过短短半个时辰,便已演变成数十个版本,在深宫的红墙碧瓦间疯狂流窜。

有人说,是陛下连日整肃内廷,冷落了中宫,皇后娘娘忧思成疾;也有人说,是秦德海那伙人的报复,临死前也要拉个垫背的,暗中下了毒手。

太医院的院使领着一众太医,进进出出,最终只得出一个含糊其辞的结论:“娘娘凤体安康,并无中毒迹象,然心神受损,恍惚不宁,需静养。”

这句“心神受损”,比任何毒药都更令人浮想联翩。

百草苑内,沈流苏正调试着一味新制的“七里香”,听完阿念的禀报,她手上动作未停,只是淡淡地吩咐:“不必理会宫中流言,去香政司档案室,将坤宁宫近三十日的用香记录,以及所有封存的样本,一并取来。”

她没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对于一个调香师而言,气味消散的现场远不如被制度锁定的证据来得可靠。

半个时辰后,一整套卷宗和数十个贴着封条的锦盒被整齐地摆放在她面前。

沈流苏的目光迅速扫过记录,很快便定格在每日申时添焚的一味香上——“玉露凝香”。

卷宗上清晰地记录着此香的配方:主料百合、茉莉,辅以冰片清心。

这是最常见的安神香,温和无害,乃是尚熏局的经典老方子。

然而,沈流苏的眉头却微微蹙起。

她记得《沈氏验香录》中记载,这类以百合、茉莉为主的安神香,虽能静心,却极易招惹阴湿秽气。

因此,调配时必须加入一味关键的辅料——辟秽草。

此草气味极淡,燃之无形,却能固本培元,驱邪避祟,确保香气纯粹,只安神而不伤神。

可坤宁宫的这份用料单上,从头到尾,都没有“辟秽草”三个字。

“去凤仪宫。”沈流苏终于放下手中的活计,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冷意。

当她带着阿念踏入凤仪宫偏殿时,殿内一片愁云惨雾。

宫人们噤若寒蝉,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似有若无的、病态的甜腻气息。

沈流苏径直走向那座鎏金麒麟香炉,命人小心翼翼地熄了炭火,将炉中所有残烬尽数倾倒在一方白玉盘中。

她没有用手,而是取出一根细长的银签,在灰烬中轻轻拨弄。

很快,她挑出几颗比芝麻还小的黑色颗粒。

这些颗粒混在灰白色的香灰中,若非刻意寻找,根本无从察觉。

阿念屏息凝神,只见沈流苏取出一个小瓷瓶,将一滴清澈的醒液滴在黑色颗粒上。

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那黑色颗粒竟如墨滴入水,瞬间晕染开一片妖异的深紫色,仿佛一朵在灰烬中盛开的死亡之花。

“是‘魇魂粉’。”沈流苏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却让阿念遍体生寒。

《沈氏验香录》有云:取百年腐木之菌,阴干后与断肠草的根茎一同焙烤研磨,可得此粉。

燃之无色无味,混于寻常香料中,能令人心神恍惚,噩梦连连,久用则神智错乱,与疯癫无异。

故意省去用以驱邪的辟秽草,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掺入蚀人神智的魇魂粉。

表面上,这依旧是一炉助眠安神的玉露凝香,实际上,却是一剂将人步步推入深渊的催命符。

好歹毒的心思,好精妙的手段!

“封存的样本呢?”沈流苏冷声问。

阿念立刻呈上对应日期的锦盒。

按照香政司的新规,所有宫苑用香,在送出前都必须由两名香官共同封验,并留下一份一模一样的样本存档,以备查验。

锦盒上的封条完好无损,火漆印清晰可辨。

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龙眼大小的香丸,颜色、气味,都与记录中的正品“玉露凝香”分毫不差。

这不可能!若样本无误,便是她沈流苏的规矩出了纰漏!

周围的宫人见状,眼中已流露出怀疑与幸灾乐祸。

香政司设立以来,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如今若是查不出个所以然,只怕立刻就会沦为整个后宫的笑柄。

沈流苏却看也不看他们,只是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件奇特的物事。

那是一柄约莫半尺长的尺子,非金非木,通体温润,在光下泛着象牙般的光泽。

“闻音尺。”

这是母亲留给她的遗物,据传是沈家先祖以东海沉香木之心,辅以天山冰玉髓,耗时十年方才制成。

它无法辨别气味,却能通过敲击,感应香料内部结构的细微差异。

她将香丸置于掌心,用闻音尺的末端轻轻一敲。

“叮……”一声清脆的声响过后,紧接着,却传来一声极其细微、几不可闻的“咔”裂之声。

成了!

沈流苏眼中精光一闪,当着所有人的面,将那枚看似完美的香丸猛地在玉盘边缘磕开!

香丸应声而裂,露出了它的内芯。

在浅黄色的香泥包裹下,一小撮黑灰色的粉末赫然藏于其中,与方才在香灰中发现的魇魂粉一模一样!

“夹芯法!”阿念失声惊呼。

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