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 > 第179章 拿香当刀使

第179章 拿香当刀使(1/2)

目录

地道尽头的微光,是稽香院密室中那盏彻夜未熄的长明灯。

沈流苏的身影如一缕青烟,悄无声息地自墙后暗门滑出,仿佛从未离开。

她脸上不见死里逃生的惊惶,唯有一片寒潭般的沉静。

那片藏着“快走”二字的槐树叶被她紧紧攥在掌心,冰冷的脉络硌着皮肉,却远不及她心中翻涌的寒意。

她并未声张,甚至没有惊动院中任何一名守夜的宫人。

第一道命令在拂晓前发出,以稽香院首卿之名,由阿念亲自带人执行——彻底封锁东角库,七日之内,任何人不得靠近。

对外的说辞简单而有效:“焚井之下积年毒瘴外泄,需静置七日,待毒气自行净化。”

宫中人对这位香主神乎其神的手段早已敬畏三分,听闻“毒瘴”,更是避之唯恐不及。

无人敢质疑,更无人敢靠近。

这七日,为沈流苏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

她将从密道石阶上刮取的一撮香灰,带回了百草苑最核心的秘阁。

这里是她的王国,每一株植物都是她的臣民与武器。

在云娘的协助下,她启动了一套只有沈家嫡传才懂的“水析火炼法”,将那微不足道的灰烬,反复提纯、甄别。

三日后,结果呈现在她眼前。

两枚水晶碟上,分别盛着微若尘埃的物质。

其一,是半透明的针状结晶,遇光则折射出迷离的七彩,正是“梦回草”燃烧后独有的产物。

其二,则是一小撮近乎无色的粉末,在特制的“显影香”熏燎下,会散发出令人记忆错乱的微弱气息——“识忆花”的花粉残留。

这两样,皆是禁中之禁,更是能于无形中操控人心的致幻之物。

沈流苏看着那两样东西,一个盘踞心中多日的猜测终于得到了印证。

所谓“七月半,可闻故音”,根本不是什么鬼魂低语。

而是有人利用那口深井的特殊构造,定期在井底焚烧混有致幻成分的特制香料。

香气燃烧时产生的特定声波,通过深井与地下暗渠形成的共振腔,如琴弦拨动般将特定频率的“声音”传递至地面,供指定的“听香者”接收指令!

这是一种超越了语言和文字的、用香气谱写的密语。

而贵妃,或者说贵妃背后的人,多年来不仅私藏禁香,更利用这种“香音”建立了一个隐秘的情报网络,甚至用致幻成分长期控制着身边宫人的神志。

这张网,必须由她亲手撕碎。

她要反客为主,用对方最擅长的武器,给予最致命的一击。

第四日,稽香院的“验息使”云娘,端着一只紫檀木托盘,恭敬地出现在贵妃的永寿宫门前。

“禀贵妃娘娘,”云娘垂着头,声音带着一贯的怯懦,却字字清晰,“稽香院依新规对各宫用香进行例行检测,发现娘娘日常所用的‘宁神香’,其原料恐因近日潮湿霉变,已生异息。为保娘|娘凤体安康,首卿特命奴婢前来呈报,建议更换配方。”

贵妃斜倚在榻上,保养得宜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沈流苏的稽香院如一把悬顶之剑,她不得不防。

但“原料霉变”这个理由无懈可击,新规在前,她若拒绝,反倒显得心虚。

“知道了。”她懒懒地摆了摆手,“那便有劳沈首卿费心了。”

沈流苏等的,就是这句话。

她亲自调配了一批新的“伪宁神香”。

外观、气味,甚至燃烧时前调的清雅与后调的安稳,都与贵妃惯用的旧香别无二致。

唯一的区别,藏在无人能察觉的细节里——这批新香燃烧时,释放出的声波频率,经过沈流苏的精密计算,与“故园春”的香律,仅有毫厘之差。

“故园春”,那是沈家血脉最熟悉、最能引起情绪共鸣的安魂曲。

新香送入永寿宫的当夜,沈流苏再次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宫女服,独自潜入了东角库那间早已被她改造过的监听密室。

她将那枚“回音玉坠”贴在耳边,另一端连接着一根细如发丝、早已顺着墙缝探入井道深处的空心铜管。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四周静得只剩下她自己的心跳。

子时三刻,夜最深沉的时刻。

“叩、叩、叩……叩——”

一阵极其轻微的敲击声,顺着铜管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

三短一长,正是《叶语记》中记载的“紧急联络”暗号。

来了!

沈流苏屏住呼吸,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铜管另一端连接的、能反映井边动静的微型水银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