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 > 第197章 香也能招鬼

第197章 香也能招鬼(1/2)

目录

天光未亮,晨雾尚未散尽,稽香院的屋脊上已覆了一层薄霜。

冯承恩的身影如鬼魅般自瓦片上落下,悄无声息地立于香堂门外。

他手中托着一方素色丝帕,帕上静静躺着一枚锈迹斑驳的铜钉。

“首卿。”

沈流苏推门而出,一夜未眠的她眼中不见丝毫疲惫,反倒因紧绷的思绪而亮得惊人。

她的目光落在铜钉上,那是一枚断裂的靴钉,钉头宽扁,边缘刻有细密的防滑纹路,样式极为古老。

“在何处发现的?”

“东侧屋脊,靠近窗棂的位置。”冯承恩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扰了清晨的寂静,“属下查过工部营造司的旧档,这种铜钉是内廷禁卫的旧制式,因行走时声音过响,十年前就已废止。如今还在穿这种靴子的,只有守陵营的老卒。”

守陵营!

那群守卫着大晏历代皇陵,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军队!

沈流苏的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开。

昨夜那句让她心神剧震的密文——“姓萧,非宗室”,与“守陵营”这三个字瞬间串联成了一条完整的线索!

大晏开国至今,萧氏皇族之外,只有一个地方的人被允许合法姓萧,那就是先帝为纪念一个早夭的皇子所特设的“奉祀府”。

此府独立于六部之外,专掌礼乐祭祀,世代供奉皇室香火,但有一条铁律——奉祀府之人,永世不得参政。

而守陵营的兵卒,退役后最体面的去处,便是被选入奉祀府,担任护卫祭祀的仪仗。

她猛地转身,快步走回案前,从一叠积满灰尘的宗卷中抽出一份《列代祀典录》,手指飞快地翻动,最终停在了现任奉祀府之主的那一页。

奉祀令,萧临渊。

沈流苏的指尖在那三个字上轻轻划过,眼底的寒光愈发凛冽。

她立刻命人调阅此人的全部户档。

半个时辰后,一份更详尽的资料摆在了她的面前。

萧临渊,原名赵渊,二十五年前,其母只是尚药局一名专司煎熬汤药的普通女婢。

他出生时,天降异象,被相士断为“异相承运”,竟被当时求子心切的先帝破格接入宫中,亲自赐姓“萧”,册为奉祀府少卿,养于宫外府邸,意为替皇室承接福运。

更蹊跷的是,户档末尾有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备注:其母赵氏,曾专职掌管先帝晚年最常服用的“补元汤”。

补元汤……尚药局……赐姓……

一个个零散的碎片在沈流苏脑中电光石火般拼凑成一个骇人的真相!

若这萧临渊根本不是什么“异相承运”的民间孤儿,而是先帝的私生子!

因其母出身卑微,无法记入玉牒,便借着祭祀的名义,将他藏于奉祀府这个看似尊贵实则被架空的牢笼之中。

那么,他对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所抱有的觊觎,便不是野心,而是根植于血脉深处的执念!

沈家当年的“九转香”,恰好是献给先帝延年益寿的,而毒源却出自尚药局。

萧临渊的母亲,正是尚药局的人!

那么,毁掉沈家,嫁祸周怀安,甚至利用沈砚舟那个叛徒,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清除掉当年可能知晓他身世真相的所有证人!

沈流苏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让她浑身冰冷。

她一直以为敌人在暗处,却没想到,敌人不仅有姓名,甚至还顶着和皇室一样的姓氏,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蛰伏了二十多年!

她必须把他引出来。

沈流苏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杀意,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阿念,传我的令。就说稽香院为正视听,将于七夕之夜,于百草苑设坛,举行‘招灵祭’。借百年奇香之力,引召历代含冤而逝的调香师英灵,届时我将亲自诵读《沉香录·亡者名册》,以告慰先辈。”

阿念一愣:“首卿,这……”

“不必多问,照做便是。”沈流苏的目光转向冯承恩,语气加重,“另外,在名册的首页,第一个名字,写上‘沈砚舟’!”

沈砚舟,那个出卖了整个家族的叛徒!

将他的名字列于亡者名册之首,这在任何知晓内情的人看来,都是一种极尽的讽刺与挑衅。

但沈流苏的杀招,远不止于此。

她又低声吩咐道:“届时,安排一名香忆使扮作巫祝,在坛前焚唱一段古调。调子……就用我教你的那首。”

冯承恩的瞳孔微微一缩。

那是一首旋律诡谲的歌谣,没有歌词,只有长短不一的音节,是沈家代代家主之间口耳相传的家族密语。

每一个音节,都对应着一种香料的特性。

外人听来是催魂的靡靡之音,但真正懂的人,会听出其中的含义。

沈流苏知道,那个躲在暗处的人,一定会来。

因为那首歌的最后一段,对应的香料密语是——沈家家主令符的下落。

七夕当夜,天幕低垂,乌云密布,闷雷在云层深处翻滚,一场暴雨蓄势待发。

百草苑的空地上,一座简易的祭坛已经搭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