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废柴才女靠种田香飘整个后宫 > 第256章 香火断谁人真心护

第256章 香火断谁人真心护(2/2)

目录

他伫立良久,目光在那块嵌入碎玉的基石上停留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低沉:“朕曾听闻,开国太祖说过,制度之初,如利刃出鞘,可斩妖除魔。但百年之后,利刃亦会生锈,甚至会成为新的妖魔。”

他转过头,深邃的目光直直地望进沈流苏的眼底:“若有一日,你呕心沥血建立的香衡院,也成了世家门阀用以攻伐异己、排除异己的工具,成了那个‘不得不’被推翻的选择,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诛心至极。

沈流苏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

她轻声道:“若真有那一日,证明我沈流苏,也成了我曾经最痛恨的人。但陛下放心,我会在此之前,为后人留下一把钥匙。”

“钥匙?”

“一把能打开所有枷锁,也能推翻我所立下的一切的钥匙。”她的唇边泛起一抹清冷的笑意,“我会将香衡院所有的秘辛、软肋、破解之法,悉数记录在册,封存于此。并立下院规:凡后世香主,若有德不配位、以权谋私者,任何人皆可凭此‘钥匙’,取而代之。我给他们的,是推翻我的勇气。”

萧玦瞳孔微缩,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第一次感觉到一种近乎战栗的震撼。

她建立的不是一个权力机构,而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甚至自我毁灭的系统。

她的野心,早已超出了争权夺利,而是要建立一种永恒的“公正”。

他默然许久,重重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句话:“准了。”

回宫之后,一道圣旨昭告天下:香衡总祠,建于沈氏故地,以警后世。

自今往后,每年春社日,定为“香衡节”。

凡在朝官员,无论文武,皆须在节前通过香衡院主持的“香理考课”,不合格者,停职学习,直至考过,方可续任。

此诏一出,比北境大捷更令朝野震动。

这意味着,“香”不再仅仅是后宫妇孺的消遣,不再是沈流苏一人的武器,而是被正式纳入了大晏王朝的官僚体系,成了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一把利剑。

数日后,香衡院的卷宗堆积如山。

沈流苏亲自整理那些从北境收缴上来的违禁香料档案,忽然,她在最底层,发现了一份被标记为“待查”的陈年旧档。

那是一份来自十年前,江南某个偏远小镇的呈报。

上面记录着,一个不知名的药铺掌柜,曾发现一个采买大量特殊草药的女孩,行迹可疑,便留下了她按过指纹的药方,上报了官府。

但这份呈报,却被当时的县丞以“查无实据”为由,压了下来。

那枚小小的、模糊的指纹,沈流苏只看了一眼,便浑身一僵。

是她。

是十年前,那个刚刚逃出生天,满心惶恐,却还要强作镇定去采药疗伤的她。

她顺着卷宗上的线索,命人暗中追查。

很快,回报传来——当年那个压下呈报的县丞,早已病故。

而那个救了她性命、本该得到奖赏的药铺老药童,却因得罪了新来的县官,被夺了铺子,家道中落,如今竟沦为京郊破庙里的一个乞丐。

那一日,京中百姓又见到了奇景。

新晋的香主,权势滔天的沈流苏,竟带着医官和满满一车米粮衣物,亲自去了那座四处漏风的破庙。

她找到了那个形容枯槁、浑身脏污的老人。

没有高高在上的施舍,她只是蹲下身,亲自为他诊脉,命人送上汤药,又将一袋沉甸甸的银钱和一张房契塞到他手中。

老人早已认不出她,只是浑浊的眼睛看着她,喃喃道:“贵人……老朽何德何能……”

“你不是何德何能,”沈流苏轻声说,“你只是在十年前,为一个走投无路的小女孩,动了一点点恻隐之心。这点善意,我记了十年。”

她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是在临走前,对老人那个同样面黄肌瘦的儿子说:“你若愿意,可凭此信物,入香衡学堂。读书识字,辨药调香,将来,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此事如风一般传遍京城。

那些曾私下议论“香主手段狠辣,冷酷无情”的百姓,一夜之间,全都改了口。

“原来香主什么都记得……她记得每一份仇,也记得每一份恩啊!”

当夜,新建成的西城哨楼上,冯承恩听着街头巷尾的议论,拿起刻刀,在哨楼内侧的墙壁上,就着月光,悄悄刻下了一行小字:

“香不止断案,也暖人心。”

哨楼下,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浪儿围坐在一起,嗅着空气中从不知何处飘来的淡淡兰香,借着哨楼投下的灯火,一个年长些的,正一字一句地教着弟妹们低声背诵《香狱篇》的第一条:

“凡以香害人者,纵匿于暗处,终将曝于光下。”

深夜,香衡院总祠的顶楼,已初具雏形。

沈流苏独自一人站在这里,凭栏远望。

宫城内外的万家灯火,与星罗棋布的香衡哨点灯火交相辉映,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海。

这是她亲手织就的网,一张守护公正的网。

一阵极轻的脚步声自身后传来。

她没有回头,也知道是谁。

萧玦悄然登楼,手中还提着一个食盒。

他将一杯尚在冒着热气的参茶递到她手中:“夜深了,风大。”

“陛下也睡不着么?”沈流苏接过茶杯,暖意从指尖传来,驱散了几分寒意。

“你说的香不能杀人,”萧玦与她并肩而立,望着这片被她改变的京城夜色,声音里带着一丝难言的感慨,“可它,已经杀了盘踞在大晏王朝身上十年的谎言和腐肉。”

“杀戮,是为了新生。”沈流苏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写就的策论,递给他,“接下来,我要让它,养活更多的人。”

萧玦接过,借着月光看去,只见封面上写着五个字——《香产兴农策》。

他翻开,里面详细规划了如何在土地贫瘠、无法种植粮食的州县,推广种植经济价值高的香草花卉,再由香衡院统一收购、制作、销售,所得利润,部分返还地方,用以扶助贫户,兴修水利。

这已不是权谋,而是经国济世之道。

他看着她眼中那久违的、温润而明亮的光,那光芒里,不再只有仇恨的冰冷,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生机。

终于,萧玦伸出手,缓缓地,坚定地,覆上了她那只因连夜书写而略显冰凉的执笔之手。

沈流苏指尖一颤,却没有抽回。

窗外,夜空中那朵巨大的莲花祥云,仿佛在这一刻,彻底舒展开来,花瓣层层叠叠,圣洁无瑕,宛如一朵开在无边暗夜里的,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