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逆天之凡人卷 > 第147章 草木微理,暗涌初显

第147章 草木微理,暗涌初显(1/2)

目录

日子在药园的泥土与药香中平稳流逝。道一如同最不起眼的青苔,悄然附着在这片新的环境中,默默汲取着养分。

他每日的工作依旧简单重复:除草、凝露、记录长势。但在这些基础劳作之下,他对这片灵田的感知越发清晰入微。

《龟息地藏术》与地脉亲和体质的结合,让他能以一种近乎本能的方式,体察到土壤湿度、灵气流、乃至每株灵植最细微的情绪变化——是饥渴,是饱足,还是染了微恙。

那株长势格外健壮的地根花,并非偶然。经过他数日小心翼翼的观察与验证,确定其下方一小片区域的土壤活性,确实因他无意识散逸的、经过戒指和《厚土经》淬炼的精纯土灵之力,而得到了极其细微的改善。

这个发现让他欣喜,也更添谨慎。他不敢再有任何主动滋养的行为,反而开始刻意控制,将那份感知力更多地用于学习和观察。

《百草初录》早已烂熟于心。他开始利用工作之便,对照着书上的记载,仔细观察每一种灵植的叶片脉络、花瓣形态、根系分布,辨识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气息变化。

这一日,他正在给一片“宁神花”凝集晨露,方永晃悠了过来,扔给他一本更厚实的册子。

“喏,陈长老吩咐的。《灵植养护摘要》,里面有点干货,好生看看,别整天就知道傻干活。”

方永语气依旧带着几分居高临下,但比起初时的纯粹敷衍,似乎多了点别的意味,或许是见道一确实踏实,或许是陈长老有所吩咐。

道一恭敬接过:“多谢方执事。”

《灵植养护摘要》不再局限于辨识,开始涉及更深的内容:

药理初解:简要阐述了灵植药性基于五行木主生发、火主温煦、土主承载、金主肃降、水主润下和阴阳:寒、热、温、凉、平的基础理论。例如宁神花性微寒平,入心、肝二经,有安神定志之效;而地根花性温,入脾、胃经,能温中和胃。

·养护精要:详细说明了不同属性灵植对光照、水分、灵气浓度乃至伴生植物的不同需求。火系灵植需引地火余温,水系灵植需布聚雾小阵,金系灵植需埋藏矿渣以增其锐气。

采收与保存:强调了“时”与“法”的重要性。何种灵植需在清晨带露采收,何种需在正午阳气最盛时摘取;如何用玉器、木器、或特定符箓封存以最大程度保留药性,防止灵气流失。

药物分级:明确了青岚宗通用的药物等级。凡阶(不入流,对凡人有效)、黄阶、玄阶、地阶、天阶。每个大阶又分下、中、上、极四品。他所照料的凝露草、地根花皆属黄阶下品,而药园核心区域,据说有玄阶灵植存在。

丹道基础:末尾甚至提及了炼丹的冰山一角——提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以及不同品质的灵植作为主药、辅药对成丹率和丹药品级的巨大影响。

这些知识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以往许多模糊的感知得到了理论的印证和系统的梳理。

他更加理解为何脚下这片灵田会感到“疲惫”——常年单一种植地根花这类汲取地力较猛的黄阶灵植,而未能得到相应属性的补充和轮休,土壤中的某些特定养分自然会失衡。

他开始尝试在规则内进行极其细微的调整。比如,在记录中“无意”地提到某处地垄似乎比别处稍显干燥,是否需要调整灌溉;或是在除草时,根据《摘要》所述,将一些具有共生关系的杂草稍微保留一些在其根系附近。

这些举动微不足道,甚至有些笨拙,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却让那片灵田在他悄无声息的“调理”下,维持着一种极其缓慢却稳定的良性循环。那株特殊的地根花,也不再显得那么突兀。

这一日,陈长老罕见地亲自来到丙区巡查。他走得很慢,目光如尺,丈量着每一株灵植的状态。方永跟在身后,略显紧张。

当走到道一负责的柒号区域时,陈长老的脚步微微一顿。他蹲下身,手指捻起一点土壤,在指尖搓揉,又仔细看了看几株地根花的叶片和根茎部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