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7章 龙岭闻异事,支线引新途

第17章 龙岭闻异事,支线引新途(2/2)

目录

毕邪心里一动。摸金校尉正宗手法?这可是胡八一的看家本领,是摸金派千年传承的精髓。分金定穴能根据星辰方位和地形走势,精准定位墓穴的位置,误差不超过三尺;机关破解术能化解各种精巧陷阱,从最简单的翻板、流沙,到复杂的连环阵、奇门遁甲,都有应对之法;明器辨识法能一眼看出古董的年代、工艺和价值,还能分辨出哪些是仿品,哪些是镇墓的邪物。系统竟然把这个作为奖励?看来龙岭迷窟里的线索,比他想象的更重要,或许那石碑上的内容,能直接点明雮尘珠在昆仑的具体位置,甚至可能藏着破解诅咒的关键。

“苏晴说得对。”毕邪放下粥碗,碗底与石阶碰撞发出轻响,像块小石子掉进了深潭,“不管有没有内丹,既然有雮尘珠的线索,就该去看看。而且系统也提示了,那里有值得探索的东西,奖励还不少。”他看向胡八一,眼神笃定,“老胡,我觉得可以去,就算不为内丹,为了石碑上的线索也值得跑一趟。”

“你看!我就说吧!”王胖子得意地拍了拍大腿,震得门槛都颤了颤,灰尘簌簌地往下掉,“小毕都发话了,这事准成!老胡,杨小姐,咱就这么定了!先去龙岭,再闯昆仑,双管齐下,效率翻倍!”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条缝,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堆的宝贝在向他招手。

胡八一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骨节碰撞发出“哒哒”的轻响,像是在计算利弊。他抬头看了看毕邪,见他眼神笃定,又想起精绝古城里毕邪的表现——总能在关键时刻拿出办法,系统的提示也从未出过错。最终,他点了点头,像是卸下了块石头:“行。去龙岭绕一圈也好,正好补充些物资,陕西那边的装备比这边齐全,尤其是溶洞探险用的东西,能买到正宗的德国货,质量靠谱。”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到了迷窟里,一切听指挥,不许乱摸东西,那里的机关怕是不比精绝古城少,而且天然溶洞地形复杂,信号全无,一旦走散,很难汇合。”

“放心吧老胡,胖爷我有数!”王胖子拍着胸脯保证,声音洪亮得像敲锣,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目光在周围小贩的货摊上扫来扫去,从卖玉佩的摊子看到卖青铜器的铺子,显然没把“不许乱摸东西”当回事,心里早就盘算着要摸几件明器出来,好回去跟街坊邻居显摆。

Shirley杨拿出随身携带的皮质笔记本,封面是深棕色的,边角已经被磨得发亮,上面用烫金的字体印着一行英文。她翻开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画着路线图和标记,还有各种怪物的素描,线条细腻而精准。她翻到空白页,拿出支钢笔,在陕西的位置画了个圈,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像春蚕在啃桑叶:“龙岭在秦岭东段,离这儿不算太远,走官道的话,骑马大概三天能到。我去准备些溶洞探险的装备:高强度尼龙绳索、防水荧光棒、加厚防水布、压缩饼干、罐头,还有对付毒虫的药剂——听说秦岭一带的毒虫毒性很强,尤其是蝎子和蜘蛛,得提前准备。”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还得买几盏矿灯,普通的手电筒在洞里亮度不够,矿灯续航久,还能戴在头上,不影响双手干活。”

苏晴也道:“我去查些地方志,看看有没有关于龙岭迷窟的详细记载,比如入口位置、附近的村落分布、有没有什么忌讳或者传说。”她指了指街角那家挂着“古今书店”木牌的老店,“那家店我问过了,老板说有不少清代的手抄本,或许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分工已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客栈的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像投入了石子的池塘,激起层层涟漪。王胖子兴高采烈地跑去牲口市选马,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跑起来时肚子上的肥肉一颠一颠的,临走前还不忘从油条摊抓了两个糖火烧揣在怀里,油纸包被他捏得皱巴巴的。

胡八一和Shirley杨去采购物资,清单列了满满一页,从工具到药品,细致入微。他们先去了铁匠铺,买了两把淬火的工兵铲,刃口锋利得能轻松削断树枝;又去了杂货铺,挑了十丈长的尼龙绳,强度能承受三个人的重量;最后到了西药铺,老板是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人,推荐了最好的解毒血清和消炎药,还神秘兮兮地塞给他们一小包黑色的粉末:“这是祖传的驱虫药,撒在身上,蛇虫鼠蚁都不敢靠近,进山洞必备!”

苏晴则钻进了县城的旧书铺,那是家开在街角的老店,门板都褪了色,上面的红漆剥落得露出了木头的原色,门环上锈迹斑斑。铺子里光线昏暗,弥漫着股陈旧的霉味和纸墨的香气,书架从地面一直顶到天花板,上面塞满了泛黄的旧书,连过道里都堆着书箱,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老头,正坐在太师椅上打盹,手里还捏着本线装书。苏晴轻手轻脚地翻找着,指尖拂过一本本《陕西通志》《秦岭风物志》,希望能找到关于龙岭迷窟的记载。

毕邪则留在客栈整理之前的收获——避尘珠被他用红布裹了三层,放在背包最里层,据说这珠子见光易损,遇污则晦;霸王蝾螈克星粉末装在个小瓷瓶里,塞在腰间,瓷瓶是青花瓷的,上面画着缠枝莲纹,是他从精绝古城带出来的战利品;还有那枚仿制品摸金符,虽然是仿的,却也坚硬锋利,用黑绳系着,贴在胸口的位置,能感受到冰凉的触感,像是有股力量在守护着他。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毕邪摊开的地图上,地图边角有些磨损,卷了起来,是从Shirley杨那里借来的,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地名和路线。龙岭迷窟的位置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旁边标注着系统提示的几个关键词:“西周幽灵冢”、“唐代大墓”、“人面蜘蛛”、“石碑线索”。他盯着“人面蜘蛛”四个字,眉头微蹙。这玩意儿他在书上见过描述,说是群居生物,视力极佳,能在黑暗中捕捉到微弱的光线,就像猫的眼睛一样;而且行动迅速,爬行时悄无声息,毒性发作极快,被咬后不到十分钟就会全身麻痹,最后窒息而亡。比红犼更难对付,红犼虽凶,却只有一只,人面蜘蛛往往一出现就是一群,铺天盖地的,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起一身鸡皮疙瘩。

“在想什么?”苏晴推门进来,手里抱着几本泛黄的旧书,书页边缘都卷了起来,像是被人反复翻阅过,书脊上用毛笔写着书名,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她额头上带着层薄汗,脸颊微红,显然是在书铺里找得很认真。“我找到些关于龙岭的记载,是清朝道光年间的《陕西通志》手抄本,上面说迷窟里有‘鬼打墙’,进去的人会在同一个地方打转,明明看着是出口,走过去却还是原地,直到干粮耗尽,饿死在里面。”她把书放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毕邪接过书,纸张粗糙得像砂纸,带着股陈旧的霉味,还有淡淡的烟草味,大概是前主人留下的。他小心翼翼地翻开,生怕把脆弱的纸页弄破。翻到记载“鬼打墙”的章节,上面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个扭曲的“井”字,四个角各有个小点,线条歪歪扭扭的,却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与他在精绝古城看到的鬼洞文有几分相似。他集中精神,运用“鬼洞文通晓”技能解读了一下,脑海里瞬间浮现出一行行文字,原来是个简单的阵法标记,原理类似于九宫八卦阵,只是更隐蔽,利用地形和光线制造错觉,让人产生方向偏差,以为自己在往前走,其实一直在原地转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