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生之盗墓至尊我为神 > 第143章 终极的新形态——万界通途的守护者

第143章 终极的新形态——万界通途的守护者(2/2)

目录

魔法巫师离开的第二天清晨,星晶穹顶的银蓝色光流突然剧烈涌动,一艘银灰色的悬浮飞船从光带里滑出,稳稳地停在神殿的空地上。舱门打开,走下来的是新元市的首席科学家周博士——正是之前检测能量通道的周婷的导师,他穿着白色的科研服,手里捧着个巴掌大的金属球,球身泛着冷冽的蓝光。

“毕邪先生,我们收到了‘终极’的信号。”周博士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飞船的光,“它向我们的‘星际数据库’发送了一份‘安全协议’,用的是宇宙通用的二进制编码,翻译过来是说:所有跨世界访问都必须经过您的同意,且不能携带武器或危险物品,违者将被通道自动排斥。”

金属球被激活后,投射出三维影像:科技世界的工程师正在和魔法世界的炼金术师合作,用魔法加固星际战舰的能量盾,巫师念咒时,能量盾上会浮现出蔷薇花纹的阵纹;机器人在帮童话世界的兔子们搭建“防暴雨胡萝卜棚”,棚顶装着太阳能板,却用魔法世界的常春藤缠绕固定,既防晒又好看;最让人惊讶的是,长城的守陵人后代正和星际联盟的历史学家视频通话,守陵人用手指点着长城砖上的刻痕,说“这是明朝的士兵记的日期”,对方则调出“宇宙长城”(某片星系群的别称)的星图,指着其中一段旋臂说“这里的星尘分布,和你们的城墙砖排列很像”。

“它在制定规则。”阿宁看着影像里的“跨世界合作项目”,突然笑了,指尖在能量枪上敲出轻快的节奏,“比我们想象的聪明——知道不同世界的‘规矩’不一样,乱串门会出事,所以先约法三章。”

周博士调出一份电子协议,悬浮在半空中,字迹是清晰的黑体:“这是我们根据‘终极’的信号拟定的‘有限交流条款’:一、禁止向低能量世界输送超越其发展阶段的技术或魔法,比如不能给童话世界送激光枪,不能教古代世界的人用魔法;二、所有访客必须通过‘世界之心’认证,认证时会扫描灵魂深处的‘恶意’,一旦发现,通道会自动关闭;三、尊重每个世界的文化与规则,比如不能在童话世界用激光枪打猎(会吓坏小动物),不能在魔法世界用机器人代替魔杖施法(会被认为是对魔法的亵渎),不能在人间的古墓里用星际探测器(会破坏文物)。”

毕邪伸出手指,指尖的界碑图腾泛起金光,轻轻按在电子协议的末尾。印记落下的瞬间,神殿地面的“河流图案”突然亮起,银蓝色的光流里多出一行字:“通道守护者:毕邪。”

“‘终极’认定您是唯一的守护者。”周博士解释道,调出一份能量分析图,图上的核心位置有个小小的暗金色光点,“我们检测到,它的核心能量里有您的气息——是您之前在长白山底接触时留下的,就像在它身上盖了个‘印章’。现在这气息成了‘钥匙’,只有您能打开或关闭主通道,也只有您能修改这些规则。”

临走前,周博士把金属球递给苏晴:“这是‘跨世界翻译器’,能自动转化所有文明的语言,包括童话世界兔子的‘咕咕叫’、魔法世界的‘蛇佬腔’,甚至星际虫族的‘高频振动音’。”金属球突然发出“滴滴”的提示声,投射出一行字:“检测到新规则:守护者有权暂停任何不友好交流,期限可至永久。”

苏晴抱着金属球,对着它学了声兔子叫“咕咕”,球里立刻传出清晰的中文:“你好呀,有胡萝卜吗?”逗得众人都笑了。

四、通道里的“小摩擦”与“大和谐”

成为“通道守护者”的第一个月,毕邪处理了不少有趣的“跨世界小摩擦”,这些摩擦像磨合齿轮的细沙,让各个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顺畅。

比如,童话世界的三只小猪托兔子带信来,抱怨科技世界的机器人帮它们盖的“钢铁房子”太硬,下雨天雨点打在屋顶上,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噪音,吵得它们睡不着。毕邪带着魔法世界的菲尼克斯去调解,老巫师挥了挥魔杖,给钢铁房子加了层“静音咒”,雨点落在上面,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地;机器人则给小猪们装了“自动温湿度调节器”,房子里永远是最舒服的温度,还会根据小猪的心情变换灯光颜色。最后,三只小猪送给机器人一束用魔法培育的“永不凋谢的三叶草”,机器人则回赠了能自动清洁的“魔法扫帚”,皆大欢喜。

又比如,星际联盟的一艘观光飞船偏离了航线,误入了盗墓笔记世界的长白山禁地,触发了古老的守陵阵。毕邪赶去时,飞船的能量盾正和阵纹的金光僵持,守陵人的后代举着弓箭,箭尖涂着能破邪祟的朱砂,一脸警惕地盯着飞船,嘴里喊着“何方妖孽,敢闯禁地”。飞船里的游客也吓坏了,以为遇到了“外星土着”。最后,毕邪让飞船展示了“宇宙星空”的全息影像,守陵人看着影像里和长白山星空相似的星座,眼神渐渐柔和;守陵人则邀请他们看了长白山的“千年不化冰”,冰块里冻着的古代花粉让研究植物的游客惊叹不已。双方还交换了礼物——星际游客送了块来自宇宙的“星尘石”,在黑暗中会发光;守陵人回赠了一块长白山的“静心玉”,能让人心情平和。

“它在学习。”林婉清把这些“摩擦与和解”都记在故事簿里,册子的封面已经变成了“万界故事簿”,材质也变得像星空一样,能看到流动的光,“刚开始,通道的能量流还会因为‘文化差异’产生小漩涡,比如魔法世界的巫师不理解科技世界的‘无魔法生活’,觉得‘连蜡烛都要用按钮点燃,太麻烦了’;星际联盟的人觉得童话世界的‘会说话动物’很奇怪,‘为什么兔子要穿背带裤’;人间的农民看到魔法世界的‘自动播种咒’,会担心‘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吃着不香’。但现在,这些漩涡都变成了‘交流光带’,能互相传递善意了。”

苏晴则迷上了给各个世界的“朋友”回信。她给霍格沃茨的猫头鹰写过信,用魔法杖的银辉在信纸上画小兔子,猫头鹰回信时,信纸上沾着魔法世界的星星碎片;给新元市的机器人发过照片,是她在长城上拍的日出,机器人回赠了用星光编织的“彩虹围巾”,戴在身上能闻到阳光的味道;还给星际联盟的宇航员寄过一包人间的桂花茶,附了张纸条:“这是我奶奶种的桂花,泡在水里,能让人想起家的味道。”宇航员回信说,在宇宙飞船里泡上一杯,整个船舱都飘着“地球的香气”。

最让毕邪触动的,是某天深夜。他站在星晶穹顶下,看着各条“能量河流”缓缓流淌:魔法世界的孩子们在学写汉字,用的是科技世界的发光笔,笔尖的光会随着笔画的轻重变化颜色;科技世界的学生在临摹《千里江山图》,颜料里掺了星际联盟的“星光粉”,画出来的山水在夜里会发光;人间的博物馆里,多了个“跨世界展区”,玻璃柜里摆着童话世界的“会唱歌的胡萝卜”(一摸就唱摇篮曲)、魔法世界的“永不凋谢的紫藤花”(花瓣上会映出咒语)、星际联盟的“能映出星座的镜子”(照镜子时能看到自己对应的星座)。

终极的核心能量在他的神识里轻轻颤动,像在说:“你看,这样很好。”

五、守护者的“日常”与“永恒”

毕邪的“守护者日常”渐渐规律起来,像一首重复却不单调的歌。

每天清晨,他会沿着地面的“河流图案”散步,用指尖的界碑图腾抚平偶尔出现的小褶皱——有时是魔法世界的光带因为“咒语冲突”泛起涟漪,他就注入一丝龙魂碎片的红光,让光带平静下来;有时是科技世界的光流因为“能量过载”变亮,他就引一点九龙玉玺的暖光,中和过于锐利的锋芒。阿宁总说他像在“给宇宙梳头发”,把乱翘的发丝轻轻捋顺。

上午,他会接待来访的“跨世界交流团”。有时是魔法学院的教授来讲“能量共鸣课”,教大家如何用意念和不同世界的能量打招呼;有时是科技世界的工程师来展示“环保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吃掉魔法世界的“废弃咒语”,转化成清洁能源;有时是童话世界的兔子镇长带着胡萝卜来“外交访问”,身后跟着扛着胡萝卜的小松鼠卫队,每次都要苏晴用魔法杖给它们变“会跳的胡萝卜”才肯走。

下午,他则处理各种“求助信号”。比如童话世界的彩虹桥被暴雨冲断了,需要魔法世界的“修复咒”和科技世界的“合金支架”联手修复,最后架起的桥既能随天气变色,又能抵抗十级狂风;星际联盟的探测器在“玫瑰星云”出了故障,外壳被星尘腐蚀,需要人间的“古法锻造术”帮忙加固——赵野带着博物馆的老师傅,用战国时期的“失蜡法”给探测器镀了层青铜保护膜,竟比科技材料更耐腐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