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致知堂(1/2)
苏明理的一番话,振聋发聩!
刘明宇只觉得浑身的热血都涌上了头顶。
“军国重器”四个字,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他一直因自己无法在科举上有所成就而自卑,觉得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可此刻,老师却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甚至可能比科举更加波澜壮阔的道路!
他看着桌上的木块、图纸和尺子,眼神中第一次燃起了名为“渴望”的火焰。
“弟子……弟子明白了!”
刘明宇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弟子,谨遵师命!”
他不再有丝毫的犹豫和迷茫,拿起尺子和纸笔,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对那堆木块的研究之中。
他画下的第一笔,虽然还有些生涩,却无比的专注、无比的认真。
苏明理站在一旁,看着他那副前所未有的专注模样,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一颗名为“实学”的种子,已经在这位开山大弟子的心中,成功地生根发芽了。
在苏明理为刘明宇量身定制教学计划的同时,关于苏家书坊的筹备工作,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苏明理想当然地交给了大哥苏明德。
经过回乡“施恩”一事,苏明德的自信心和处事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听从安排的淳朴农民,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如何才能将事情办得更妥当。
“二郎,我想过了,”晚饭后,苏明德主动找到了苏明理,“这开书坊,头一件事,就是选址。咱们清河县,读书人最多的地方,莫过于县学左近。”
“那儿的书铺、笔墨铺子也多,虽说有竞争,但人流量大,不愁没生意。”
苏明理赞许地点点头:“大哥所言极是。”
“其次,是咱们书坊的名字。”苏明德继续道,“我想着,不能叫什么‘苏氏书坊’,太俗气。二郎你是‘小三元’,是读书人的楷模,咱们的书坊,得配得上你的名声。”
“哦?那大哥有何高见?”苏明理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斗胆想了两个。”
苏明德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一个叫‘三元书屋’,直接点出你的功名,响亮,好记。另一个……是我想起你那天教导刘公子时说的‘格物致知’,我觉得这四个字很有道理,不如就叫‘致知堂’,显得有学问,有内涵。”
苏明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大哥竟能有如此见地。
“三元书屋”固然响亮,却失之张扬,容易引人嫉恨。
而“致知堂”,不仅立意高远,更与他未来要推行的“实学”理念不谋而合。
“大哥,就叫‘致知堂’!”
苏明理当即拍板,“这个名字,好!非常好!”
得到二弟的肯定,苏明德备受鼓舞,他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第三个想法,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最后,就是咱们书坊卖什么。县城里那些书铺,卖的无非是四书五经、各种经义策论的选本。”
“咱们若是也卖这些,一来货源不好找,二来也争不过那些老店。”
“我的想法是,咱们得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东西。”
苏明德的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二郎你不是写字又快又好吗?我听人说,如今市面上最流行的,是一些名家点评过的经义集注。咱们能不能……自己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