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他能做初一,咱们就能做十五!(2/2)
“这你就不懂了。徐学政亲笔题字的‘文魁’匾额还挂在他家门口呢!赵知县又是他的坚定盟友,这点面子,谁敢不给?”
“嘶……好大的手笔!如此一来,他苏家村的族人,岂不是每年都省下了大笔钱粮?这苏明理,真是好手段,好魄力!”
大部分人,对此事都抱着一种敬佩和羡慕的态度。
“为宗族谋利”,本就是儒家推崇的品德。
苏明理此举,不仅在道德上无可指摘,更彰显了他重情重义、饮水思源的君子之风。
也为他“养望”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有人敬佩,自然就有人嫉妒。
县城王家,同样是清河县有名的耕读世家。
其家主王员外,与几位同族乡绅,正聚在一起,脸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这个苏明理,真是好心计!”
一个矮胖的乡绅愤愤不平地说道,“他这么一搞,名声是有了,人心也收买了,可他让咱们这些人,以后还怎么在族里做人?”
王员外呷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是啊。他苏家一毛钱赋税不用交,咱们王家的族人,却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和赋税。”
“此消彼长,人心,迟早要散的。”
“那……王兄,咱们就眼睁睁看着他苏家一家独大?”
王员外冷笑一声:“看着?当然不能干看着。”
“不过,这苏明理如今风头正盛,又有徐学政和赵知县做靠山,硬碰硬,是自寻死路。”
“钱秉义的下场,你们还没看明白吗?”
众人闻言,皆是一凛。
“那依王兄之见?”
“他能做初一,咱们就能做十五。”
王员外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苏家能‘投献’,难道我们王家就不能?我儿去年也中了秀才,同样有五十亩的免赋之权。咱们也可以学他,让族人把地挂靠过来。”
“可是……咱们哪有他那么大的面子,能让官府认下上千亩地?”
“上千亩自然不行,但百十亩,总是可以运作的。”
王员外冷笑道,“而且,他苏明理收三成‘租金’,咱们可以只收两成,甚至一成!我倒要看看,他这个‘仁义’之名,到底能撑多久!”
“妙啊!”众人抚掌大赞。
这是一招釜底抽薪之计。
他们无法在声望上与苏明理抗衡,便试图在利益上,对他进行模仿和削弱。
一场围绕着“土地投献”和“宗族利益”的暗流,已经在这位“小三元”荣归故里的喜庆氛围之下,悄然涌动。
而此刻的苏明理,对此还一无所知。
他正站在后院的杂物间里,看着刘明宇献宝似的将他耗费了三天三夜心血,终于成功复原的鲁班锁,以及旁边那沓画满了精确图样、写满了推演过程的图纸,递到了自己面前。
“老师,弟子……幸不辱命!”
刘明宇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发自内心的骄傲与喜悦。
苏明理拿起那沓图纸,仔细地翻看着。
图样精准,线条清晰,注释详尽。
一个不同于科举的新世界,已经向他的这位大弟子缓缓敞开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