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寒门小神童 > 第206章 水泥(上)

第206章 水泥(上)(1/2)

目录

他伸出保养得极好的,白皙修长的手指,点在了清单的第一项上。

“比如这第一项,‘采买川蜀金丝楠木两千根,预算,白银二十万两’。咱家就想问问,这张尚书是打算,将这楠木,从川蜀,一路用金子铺路,运回京城吗?”

张纶的冷汗,“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他知道,这份预算里,水分极大。尤其是这采买一项,更是他准备上下其手,狠狠捞一笔的重中之重。按照他的估算,二十万两的预算,他至少能落下十万两,揣进自己的腰包。

这,本是官场上,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可现在,黄锦,竟然当着东厂提督的面,将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

“黄……黄公公……您……您误会了。”张纶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这……这采买皇木,路途遥远,山高水险,其中……其中的耗损、人情、打点……都是……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哦?是吗?”黄锦微微一笑,那笑容,却让张纶觉得,比数九寒冬的冰雪,还要冷。

他没有再说话,只是端起了桌上的茶杯。

一旁的曹正淳,这位掌管着天下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的东厂提督,从始至终,一言未发。他只是在用一块雪白的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自己腰间那柄从未出鞘的,绣春刀的刀柄。

没有言语,没有威胁。

但那种无声的压力,却比任何酷刑,都更让人窒息。

张纶知道,自己今天,若是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怕是走不出这间签押房了。

“公……公公!”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再也顾不上什么二品大员的体面,“下官……下官有罪!下官……治下不严,致使底下的人,虚报预算!下官……这就让他们,重新核算!一定……一定给圣上,给公公一个交代!”

“这就对了嘛。”黄锦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放下了茶杯,“张尚书,是聪明人。咱家,就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

他站起身,走到张纶身边,俯下身子,用一种近乎耳语的,亲昵的语气,在他耳边说道:

“张尚-t-,咱家今日来,不是来查账的。咱家,是来帮你的。”

“圣上,昨日,又下了一道口谕。”

“他说,西苑营造,关乎国运,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初见成效!否则……便是欺君罔上!”

“一个月?!”张纶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骇然。

别说一个月,就算是他那份八十万两的预算批下来,按照正常的工期,没有一年半载,也休想动工!采买木料,就要花去大半年的时间!

这……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尚书,觉得,很难办?”黄锦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不……不是难办……是……是根本办不到啊!”张纶是真的急了。

“所以,咱家才说是来帮你的。”黄锦直起身子,从怀中,拿出了另一份文书。

正是苏明理写的那份,“营造新法”。

他将文书,丢在了张纶面前。

“看看吧。这是,那位苏先生,连夜为圣上分忧,想出的‘省钱省时’的妙法。圣上看了,龙心大悦,已经准了。从今日起,西苑营造,不采皇木,不用旧法。一切,都按苏先生的‘营造新法’来办。”

张纶颤抖着手,捡起那份文书。

当他看到“水泥”、“钢筋混凝土”、“招募义工”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时,他的第一反应,和陈洪一样——荒谬!疯狂!

但是,当他看到,计划的最后,那个由司礼监、格物总局,共同组建“皇家营造行”,垄断“水泥”销售的构想时。

他,这个在官场沉浮了一辈子的老狐狸,瞬间,就明白了。

他的呼吸,陡然变得急促起来。

这不是一份营造计划。

这……这是一份,分赃协议!

一份,绕开了内阁,绕开了户部,由司礼监、格物总局,以及……他工部,三方共同瓜分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的,分赃协议!

黄锦,根本不是来查账的!

他是来……拉他入伙的!

“张尚书,”黄锦的声音,悠悠响起,“苏先生说了。此新法,虽由格物总局提出,但具体的营造施工,还得仰仗工部的能工巧匠。所以,这个‘皇家营造行’,未来的收益,你工部,可占……一成。”

一成!

张纶的心脏,狂跳起来!

垄断天下营造之利的一成!这……这将是一笔何等恐怖的财富?!足以让他张家,三代……不,十代!都衣食无忧!

“当然,”黄-t-的声音,又冷了下来,“张尚书,也可以……不答应。那咱家,就只能拿着你这份八十万两的预算,去西苑,面见圣上,好好地,跟他老人家,算一算账了。”

一边,是身败名裂,甚至可能人头落地的死路。

另一边,是泼天的富贵,和一个,能让他名留青史(或者遗臭万年)的巨大机遇。

张纶,只用了三息的时间,就做出了选择。

他抬起头,那张原本惊恐的脸上,已经堆满了最真诚,最热切的笑容。他对着黄锦,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下官……下官愚钝!险些误了圣上的大事!”

“苏先生,真乃神人也!此‘营造新法’,利国利民,功在千秋!我工部,愿……愿倾尽全力,为苏先生,为黄公公,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黄锦,笑了。

当一份由工部、司礼监、格物总局三方联合署名的,招募“营造义工”的告示,贴遍京城时。

整个京城的工匠圈,都炸了。

“什么?去给皇家修宫殿,不给工钱?还要自带干粮?这他娘的是把我们当傻子吗?”

“就是!听说是那个苏神童想出来的馊主意!他自己一步登天,就拿我们这些苦哈哈不当人了!”

起初,应者寥寥,骂声一片。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然而,当一些消息灵通的,有远见的营造行老板和老师傅,在仔细研究了告示上那段关于“甲等匠人凭证”和“水泥优先购买权”的条款后。

风向,变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