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与经义并立?(1/2)
李本府邸。
这位理学大宗师听到消息后,脸色平静,但那双深邃的眼睛中,却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
“格物之道……当真能与经义并立?”他喃喃自语。
西山献宝,苏明理以“格物之道”阐述物理之理,已让他道心受损。现在,这“格物之道”又将带来一个能够“心跳”的钢铁怪物,这彻底颠覆了他对天地万物的认知。
他想起了苏明理在西山所言:“天地有其道,人伦有其道。两者并行不悖,皆为大道。”
李本决定亲自前往西山。他需要亲眼看一看,这所谓的“新时代心跳”,究竟能达到何种境地。他需要为自己的“道统”,寻一个答案。
---
锦衣卫北镇抚司。
沈炼坐在公房中,手中拿着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西山工坊内蒸汽机修复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苏明理那番关于“以硬钢抱软铁,急剧淬火,内外平衡”的理论。
他反复阅读着那段描述,眉头紧锁。
“一压一收,一内一外,新的平衡……”他低声重复着。
他虽然不懂冶金之术,但从文字中,他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凡人的智慧。
对严嵩的忠诚,此刻已彻底动摇。苏明理的出现,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看到了大明王朝之外,一个更广阔,更充满生机的世界。
黄锦的拉拢,此刻也显得水到渠成。锦衣卫,这把直属于皇帝的“刀”,正在悄然改变着它的刀锋所向。
“传令下去!”沈炼沉声下令,“三日后西山观礼,锦衣卫负责外围警戒,确保观礼绝对安全!若有任何宵小之辈企图作乱,格杀勿论!”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要亲眼见证这个“新时代心跳”,他要看看,苏明理究竟能为这个腐朽的大明,带来怎样的变革。
---
京城坊间,关于西山“神迹”的传闻,也在短短数日内甚嚣尘上。
“听说了吗?西山那个格物总局,出了个妖孽般的小神童,他用一块天外陨铁,就把一个比房子还大的铁锅给补好了!”
“胡说八道!不是补好了,是让那铁锅自己长出了一个‘心跳’!据说能呼风唤雨,日行千里!”
“什么呼风唤雨?我听说能带动千斤磨盘,一日磨尽京城所有粮食!”
“管他什么呢!只要能让米价降下来,能让冬天不再挨冻,那就是神仙手段!”
百姓们议论纷纷,对三日后的西山观礼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许多人甚至提前动身,前往西山脚下,只为能亲眼目睹这一奇迹。
---
西山格物总局。
三天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这三天,苏明理几乎没有合眼。他的脸上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带领着孙连城、葛常、呼延硕和三百格物士,将蒸汽机的每一个零件,都进行了无数次的检查、校准、测试。
活塞在汽缸中顺滑地滑动,连杆与曲轴完美配合,传动齿轮啮合紧密,蒸汽管道滴水不漏。
连接磨盘的巨大传动带,也已安装到位。
锅炉中的精煤熊熊燃烧,水被加热,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
当苏明理亲自将最后一个阀门拧紧,进行最后的密封检查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他能感受到,整个蒸汽机内部,那被压抑的、蓄势待发的力量。
它已经不再是死物。
它是一个拥有了生命,正在等待被唤醒的……巨兽。
苏明德这三天也同样守在工坊外,寸步不离。他看着疲惫不堪的弟弟,心疼不已,但眼中更多的是骄傲。
观礼前夜。
工坊内,灯火辉煌,却又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此刻正围坐在蒸汽机旁,或站或坐,疲惫而又狂热地盯着这台庞然大物。
他们是这个奇迹的共同缔造者。
苏明理缓缓地走到蒸汽机旁,伸出手,轻轻抚摸着那冰冷坚硬的金属外壳。
它在微弱地颤抖。
那不是机械的颤抖,而是内部蒸汽压力的波动。
他能感觉到它内部那颗“心”的悸动。
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穿越而来的一切。
从清河县的八锭纺车,到京城的《格物·人身篇》。
从西山的水泥、标准尺,到如今的蒸汽机。
他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每一步都险象环生。
他用一个补锅匠的智慧,挽救了一台超越时代的机器。
他用现代科学的火花,点燃了一个即将到来的工业时代的曙光。
明日,午时三刻。
它将在这里,发出它震惊世界的,第一声“心跳”。
而那一声“心跳”,将彻底改变这个古老的帝国,乃至整个世界。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他低声喃喃着,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胜利。
这是,属于全人类的胜利。
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工坊顶端那扇被火光映红的天窗。
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
第三日,观礼日。
清晨,天色未亮,整个京城便已沸腾起来。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朝着西山的方向张望。尽管西山已经被重兵层层戒严,但人们依然希望能捕捉到一丝半缕的异象。
宽阔的长安街上,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黑暗中悄然集结。
锦衣卫精锐打头,刀出鞘,箭上弦,目光如炬,肃杀之气弥漫。
随后是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将街道两旁清空,严禁任何闲杂人等靠近。
紧接着,一顶顶华丽的轿子,一辆辆考究的马车,在晨曦微露中缓缓驶来。那是京城三品以上大员的仪仗。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此刻内心都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