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无法拒绝的诱饵。(2/2)
他们亲眼见证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工业力量”!
这台机器一天的产量,足以抵得上过去五百名石匠,辛苦劳作一个月!
碎石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是球磨机。
又过了五天,同样由蒸汽机驱动的巨大卧式滚筒——球磨机,也正式投入使用。
碎石被送入滚筒,与滚筒内无数坚硬的铁球一同翻滚、碰撞、研磨。几个时辰之后,当滚筒停下,倾倒出来的,已经是细腻如面的粉末。
至此,水泥生产最关键的两道原料处理工序,被彻底打通。
而葛常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上百次的失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配比。用这个配比生产出来的水泥,不仅强度超越了苏明理的要求,而且凝固速度快,成本也控制在了最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最后的“东风”,便是煅烧。
苏明理亲自设计了一种新式的回转窑。那是一个巨大的,可以缓缓转动的倾斜圆筒。粉末状的原料从高端送入,随着圆筒的转动,缓缓向低端移动。而在低端,由鼓风机送入的煤粉,则会形成上千度的高温烈焰,对原料进行充分的煅烧。
这种生产方式,远比传统的立窑效率更高,煅烧也更均匀。
当第一批经过回转窑煅烧,最终冷却研磨成粉的深灰色粉末——硅酸盐水泥,被装入一个个印着“皇家营造行”字样的麻布袋中时,距离嘉靖帝定下的“一月之期”,还有整整十天。
苏明理,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
第一批整整一千袋水泥,被连夜送进了西苑。
第二天一早,当嘉靖帝走出丹房,看到苑内那片原本由青石板铺就的空地上,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平整、光滑、坚硬如铁的灰色地面时,他彻底被震撼了。
他走上前,用脚使劲地跺了跺,地面纹丝不动,发出了沉闷的“咚咚”声。
他又俯下身,用手指用力地划了划,地面上连一道白印都没有留下。
“这……这便是水泥?”他喃不可置信地问道。
随行的苏明理躬身回道:“回圣上,正是。此地昨夜刚刚铺就,只需再养护数日,其坚固程度,便可远超任何石材。届时,便是千军万马在上面奔腾,也休想损伤分毫。”
“好!太好了!”嘉靖帝站起身,激动地在水泥地上来回踱步,感受着那种前所未有的坚实感。
他仿佛已经看到,整个大明,都铺上了这种神奇的材料。坚不可摧的城墙,平坦宽阔的驰道,永不决堤的大坝……
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帝国,正在他的手中,缓缓成型。
“苏明理!”嘉靖帝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为朕,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朕要重赏你!”
“为圣上分忧,乃臣之本分。”
“不!”嘉靖帝一挥手,“功是功,过是过!朕赏罚分明!你想要什么,尽管说!金银、美女、宅邸,只要你开口,朕无有不允!”
苏明理沉默了片刻,随即躬身一揖,声音清朗。
“臣,别无他求。”
“只求圣上,能允臣一件事。”
“讲。”
苏明理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一种深邃而坚定的光芒。
“臣恳请圣上,能在皇家营造行之内,成立一个特殊的部门。”
“这个部门,不事生产,不图盈利。”
“它的唯一职责,便是‘探索未知’。”
“臣想称它为……”
“‘格物科学院’。”
“格物科学院?”
嘉靖帝咀嚼着这个新奇的词汇,眼中流露出一丝困惑。对他而言,“格物”就是水泥,就是蒸汽机,就是能带来财富和力量的实用之术。而不事生产、不图盈利,这在他看来,是毫无意义的。
“何为‘探索未知’?”嘉靖帝追问道,“营造行如今势头正好,当一鼓作气,为内帑创造更多收益才是正理。为何要成立这样一个……听起来务虚的部门?”
苏明理心中早有准备,他知道,想让这位极其务实的皇帝理解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必须用他最关心的话题来引导。
“回圣上。”苏明理不卑不亢地说道,“蒸汽机也好,水泥也罢,都只是‘格物之道’的浅层应用,是臣将已知的‘理’,转化为可见的‘物’。然而,天地之理,浩瀚无穷,臣所知者,不过沧海一粟。”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声音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诱惑力。
“圣上,您是否想过,天上的星辰为何会运转?地下的矿脉为何会生成?人,又为何会生老病死?”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精准地劈中了嘉靖帝内心最敏感的神经。
“生老病死……”嘉靖帝的呼吸瞬间变得有些急促,他死死地盯着苏明理,“你的意思是,这‘格物科学院’,能找到……长生不死之理?”
“臣不敢妄言。”苏明理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谦卑,但话语中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但臣坚信,万物皆有其理。生老病死,亦是一种‘理’。丹药之术,是从外部求索,以金石草木之力,对抗岁月侵蚀。而格物之道,则是要从内部探寻,从人体最细微的构成,去理解‘衰老’这一现象的本质,从而找到延缓甚至逆转它的方法。”
他抛出了一个嘉靖帝无法拒绝的诱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