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61章 证据到手

第61章 证据到手(2/2)

目录

书房内还弥漫着一股墨香和钱师爷身上淡淡的烟味。瘦猴不敢点灯,凭借窗外透入的微弱天光和极佳的夜视能力快速扫视。

书房很大,书架上堆满了卷宗账册。他的目标是近期的、可能被藏起来的账本副本。他迅速排除掉那些明显是古籍或无关的书架,目光锁定在书案后方的一个紫檀木柜子上。柜门挂着一把黄铜锁。

瘦猴心中一喜,这种锁对他来说形同虚设。他凑上前,只用一根细铁丝和耳朵贴近锁孔,仔细听着内部机括的细微声响,不过三五次呼吸的时间,只听极轻微的“咔哒”一声,锁便开了。

他轻轻拉开柜门,里面果然是几摞崭新的账册。他快速翻看封面——“漕运清册”、“盐课稽核”、“北疆军资采买明细(癸未年冬)”!

就是它!

瘦猴心中一凛,迅速抽出这本《北疆军资采买明细》,又眼疾手快地旁边另一本《永济仓出入库核销录(癸未年)》也一并抽出。来不及细看,他将两本账册塞进怀里贴身处。

正准备将柜门恢复原状,忽听门外传来脚步声和守卫的问好声:“师爷,您回来了。”

钱师爷回来了!

瘦猴浑身汗毛倒竖,瞬间关好柜门,却来不及重新上锁!他环顾四周,如同壁虎般猛地向上蹿,手脚并用撑在了房梁与墙壁的夹角阴影处,屏住了呼吸。

书房门被推开,钱师爷走了进来,似乎有些疲惫,并未立刻注意到柜门的异常。他走到书案后坐下,揉了揉眉心,习惯性地想去拉柜门拿什么东西。

手碰到柜门,他猛地顿住——锁是开的!

钱师爷的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猛地站起身,一把拉开柜门!

当他看到里面明显被翻动过、最重要的两本账册不翼而飞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踉跄着后退一步,差点瘫软在地。

“来……来人!有贼!!”他猛地发出凄厉的尖叫,声音因极度恐惧而变调。

门外的守卫立刻冲了进来。

房梁上的瘦猴知道不能再等,在守卫冲进来的瞬间,他如同夜枭般从梁上扑下,精准地一脚踢翻桌上的灯台!

“哐当!”油灯碎裂,火苗瞬间引燃了桌上的纸张和桌布。

“着火啦!”瘦猴趁机用变调的声音大喊一声,制造混乱,同时身形一闪,在守卫和钱师爷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已如离弦之箭般从窗口窜了出去,落地后毫不停留,发力狂奔!

“抓贼啊!”

“快救火!”

钱府内瞬间乱成一团,呼喊声、救火声、奔跑声响成一片。守卫们有的去追贼,有的慌忙救火,钱师爷则面无人色地瘫坐在椅子上,嘴里喃喃念叨:“完了……全完了……”

瘦猴凭借对路线的熟悉和远超常人的身手,在复杂的巷弄中穿梭,很快便将追兵甩得无影无踪。他绕了几个大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悄然回到与石虎约定的汇合地点。

石虎和阿隼早已焦急等待,见他回来,立刻迎上。

“得手了!”瘦猴从怀里掏出两本账册,气息微喘,脸上却带着兴奋,“差点被堵在里面,放了把火才脱身。”

石虎接过那两本沉甸甸的账册,翻看一看,里面密密麻麻的数字、条目、印章,正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好样的!”石虎重重一拍瘦猴的肩膀,“没受伤吧?”

“没事,就是可惜了那柜子里的其他好东西,没来得及多看两眼。”瘦猴咧嘴一笑。

“贪多嚼不烂,这两本足够要他们的命了。”石虎将账册小心收好,“你们立刻分散躲起来,没有我的消息,绝不要露面。我去找林公公。”

夜色更深,东宫角门再次悄无声息地开合。

当林夙从石虎手中接过那两本还带着体温的账册时,即便以他的镇定,指尖也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没有多问过程,只低声道:“大恩不言谢。告诉兄弟们,暂且委屈几日,风头过去,必有重谢。”

石虎咧嘴一笑:“林公公客气了,能为殿下和您分忧,是俺们的造化。”说完,便再次消失在黑暗中。

林夙拿着账册,快步回到自己的值房,锁好门,这才就着灯火,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越是翻阅,他的脸色越是凝重,眼神也越是冰寒。

账册记录之详细,触目惊心。采买价格虚高不下,运输损耗远超凡俗,入库数量严重短缺,核销手续漏洞百出……每一笔背后,都仿佛能看到贪婪的血盆大口和边关将士饥寒交迫的身影。而经手人、核验官的签名画押,以及最终户部的核准印章,无一不指向一个严密而庞大的贪腐网络,其核心受益者,直指以二皇子母族周家为首的势力。

其中几笔巨额亏空,更是与周勃及其亲信的名字紧密相连。

这就是铁证!足以在朝堂上掀起惊涛骇浪的铁证!

林夙合上账册,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平复了一下激荡的心绪,仔细将账册与之前石虎送来的霉粮样本、文书残片放在一起,妥善藏好。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衣袍,面色恢复了一贯的平静,走向太子的书房。

萧景琰仍在灯下等候,明显心神不宁。见林夙进来,他立刻投来询问的目光。

林夙走到他面前,没有说话,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

萧景琰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猛地站起身:“拿到了?”

“是,殿下。”林夙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证据确凿,无可抵赖。”

萧景琰激动地来回踱了两步,猛地停下:“好!太好了!明日……不,后日早朝!孤便要当着父皇和满朝文武的面,看他们如何狡辩!”

“殿下,”林夙却显得更为冷静,“此事还须斟酌。证据虽确凿,但来源……毕竟并非光明正大。若对方反咬一口,质疑证据来历,恐于殿下不利。且钱府刚刚失窃失火,对方此刻定然如惊弓之鸟,也会想尽办法弥补甚至反扑。”

萧景琰闻言,冷静下来:“依你之见?”

“严尚书处,五日之期将至。我们或可再等一日,看户部明日交付给刑部的文书究竟是何成色。若仍是敷衍了事,殿下便可适时将此部分证据呈交严尚书。严大人刻板,重实证,有此为凭,必会一查到底。由刑部出面彻查,程序正当,名正言顺,远比殿下直接在朝堂上发难更为稳妥,威力也更甚。”林夙缓缓说出自己的计划,“届时,人证、物证、账证俱在,任他如何狡辩,也难逃法网。”

萧景琰沉思片刻,不得不承认林夙考虑得更为周全。直接朝堂发难固然痛快,但若被质疑证据合法性,反而可能被倒打一耙。借严正之手,依律办事,才是王道。

“就依你所言。”萧景琰压下立刻复仇的冲动,“便让他们再多忐忑一日。”

然而,他们都清楚,这一夜,对许多人来说,注定是无眠之夜。

东宫内,太子与近侍密谋;钱府里,钱有道对着已成灰烬的外书房和面如死灰的师爷暴跳如雷,恐慌地预感到灭顶之灾的来临;二皇子府中,接到急报的萧景宏和周勃亦是又惊又怒,紧急商议对策;甚至连深宫中的皇帝,或许也已被隐隐传来的风波所惊动……

证据已然到手,风暴正在酝酿。下一日的朝会,以及刑部即将收到的“文书”,必将成为点燃这场滔天巨浪的引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