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69章 暗中调查

第69章 暗中调查(2/2)

目录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最近几日的记录。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子每日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见过哪些人、处理了哪些事务。越看,林夙的心越沉。

记录清晰地显示,太子精神状态的明显下滑,正是从如月开始频繁献上各种“滋补汤饮”之后开始的。起初是偶尔的恍惚和疲惫,后来频率越来越高,程度越来越重,直至这次彻底病倒。时间线上的吻合,几乎将嫌疑直指如月。

而且,苏婉如还细心地在旁边用朱笔小字备注了自己的观察:“殿下饮用如月所奉参汤\/安神茶后,初似有舒缓,继而精神愈发不济,疑汤饮有异。”这与林夙的猜测不谋而合!

林夙心中既庆幸苏婉如的细心,又为这确凿的间接证据感到冰寒刺骨。他迅速将起居注放回原处,抹去自己来过的痕迹,再次潜入夜色。

接下来,他需要确认如月的行动轨迹和接触范围。这需要借助东宫内那些受过他恩惠、且位置不起眼的低阶宫人——负责洒扫的粗使太监、看守角门的老军、厨房帮厨的小宫女等等。他不能直接露面,只能通过早已约定好的、极其隐晦的暗号传递信息。

这一夜,林夙如同一个游荡的幽灵,在东宫的阴影角落里穿梭。他动用了他所能动用的一切暗线,编织成一张无形的情报网,将焦点牢牢锁定在如月身上。他要知道如月除了给太子送汤药,还和哪些人接触过?她获取药物的渠道可能是什么?她背后除了周贵妃,是否还有更直接的指使者?

信息零零碎碎地汇聚而来:

有粗使太监看见如月前几日晚间曾偷偷去过东宫后院一处废弃的井边,似乎往里面扔了什么东西;

有帮厨宫女提到如月曾向她打听过宫外哪种安神香料最好,还问过能否托人从宫外带东西进来;

还有一个负责传递物品的小太监模糊地记得,似乎在太子病倒前两日,见过如月和二皇子身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太监在御花园的假山后有过短暂的接触,当时并未在意……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需要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林夙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中找出逻辑和关联。废弃的井?是丢弃证据吗?打听宫外香料?是在寻找特定的药源?与二皇子的人接触?难道二皇子也直接参与了此事?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林夙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自己的小屋。他几乎一夜未合眼,眼中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异常的亢奋状态。

宫外还没有消息传回,样本检验需要时间。但他几乎可以断定,问题就出在如月身上。现在,他需要证据,确凿的、能一举将如月及其背后主使钉死的证据!

然而,就在他凝神思索下一步计划时,小卓子又慌慌张张地跑来,带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师父!不好了!程太医说……说殿下脉象凶险,高烧不退,再这样下去,恐有性命之忧!皇上那边也惊动了,派了总管太监过来探视,话里话外……好像在责怪东宫伺候不力,甚至……甚至隐约提及,若太子真有‘隐疾’,当早为国本计……”

林夙的心猛地一沉。

皇帝的态度暧昧,甚至隐隐有借题发挥之意!这意味着,对方不仅是要太子的命,还可能想趁机坐实太子“身有隐疾、不堪大任”的罪名,为废储造势!

时间更加紧迫了!他必须在太子情况无法挽回之前,在皇帝可能做出不利于太子的决定之前,拿到铁证,揪出真凶,并且……最好能找到解药!

可证据在哪里?如何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从如月这个关键人物身上打开缺口?直接抓捕审讯风险太大,没有实证很容易被反咬一口。设局诱骗?如月既然是周贵妃派来的,必然受过训练,不会轻易上当。

林夙的目光,落在了窗外渐渐泛白的天空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正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激烈进行。而他,这个被剥夺了明面身份的太监,成了太子唯一的暗盾。

他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一个既能拿到证据、又能尽可能保证太子安全的计划。

这个计划,必须快,必须准,必须狠。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或许……可以从那碗被小卓子提及、未曾动过、但可能依旧留在外间的参汤入手?或者,从如月本人身上,寻找那个致命的破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