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155章 太后冥诞*

第155章 太后冥诞*(1/2)

目录

太后冥诞,国之重典。

这一日,天未破晓,整个皇城便已苏醒。朱红宫墙下,仪仗森列,旌旗蔽日。身着礼服的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于通往太庙的御道两侧,鸦雀无声,唯有晨风吹动冠冕上的璎珞,发出细碎的轻响。

空气里弥漫着檀香与陈年宫瓦的气息,庄重而压抑。阳光艰难地穿透薄雾,洒在琉璃瓦上,折射出冰冷的光泽,仿佛为这场盛大的典礼蒙上了一层看不透的纱。

景琰身着太子朝服,玄衣纁裳,九章纹饰庄重华贵,衬得他面容愈发清俊,眉宇间却凝着一股化不开的沉郁。他站在御阶之下,协理迎驾之位,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恢宏而虚伪的场面。

林夙作为司礼监随堂太监,今日亦职责重大,需全程协理典礼流程。他穿着崭新的葵花团领衫,腰系犀角带,低调地侍立在景琰侧后方不远处的宦官队列中。他面色略显苍白,但眼神依旧沉静如水,偶尔与景琰目光交汇,无需言语,便已传递出万千心绪——所有的准备都已就绪,只待那石破天惊的一刻。

三皇子萧景哲作为大典总理,今日更是意气风发。他穿着一身亲王礼服,比太子的制式稍逊,但其用料之考究、纹饰之精美,却隐隐有超越之势。他满面春风,周旋于宗室勋贵与重臣之间,言笑晏晏,应对自如,仿佛已是稳操胜券。只是那笑意未曾真正抵达眼底,偶尔瞥向景琰方向时,会闪过一丝极快即逝的阴鸷。

“吉时已到——迎神——”赞礼官拖长了声音,高亢悠扬。

钟磬齐鸣,雅乐奏响。皇帝身着繁复的衮服,在内侍的搀扶下,缓步登上太庙前的祭坛。他看起来精神尚可,但脚步明显虚浮,面色在厚重的冠冕下显得有些青白。

景琰与萧景哲紧随其后,按照礼制亦步亦趋。

繁缛的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一系列仪式按部就班地进行。香烟缭绕,乐声庄严肃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沉浸在这看似神圣的氛围中。

景琰表现得无可挑剔,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神情恭谨而哀戚,将对祖母的追思表现得恰到好处。而萧景哲则更显“投入”,甚至在诵读祝文时,声音都带上了几分哽咽,引得不少宗室老臣暗暗点头。

林夙垂眸立于台下,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他注意到,萧景哲的心腹太监小桂子,在仪式间隙,几次悄然离开又返回,与几个负责具体事务的低阶官员有过短暂接触。而负责护卫大典的侍卫中,似乎也混入了一些面孔陌生、眼神格外锐利之人。他不动声色地朝赵怀安使了个眼色,赵怀安微微颔首,示意东宫侍卫已提高警惕。

冗长的太庙祭祀终于结束,銮驾移驾至宫中最大的殿宇——奉先殿,这里将举行盛大的赐宴与朝贺。

相较于太庙的肃穆,奉先殿的气氛稍显“活跃”。宗室皇亲、文武百官按序入席,珍馐美馔如流水般呈上,宫廷乐舞翩然登场。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之间,暗流涌动。

皇帝高踞御座之上,接受着众人的朝拜与祝颂。他显然很享受这种万邦来朝(尽管只是国内)的威仪感,脸上露出了近日来难得的笑容,对萧景哲的“精心”筹备,不吝赞赏之词。

“景哲此次办差,甚合朕心。孝心可嘉,能力亦足。”皇帝捻着须,对身旁的首辅方敬之说道,声音不大,但在相对安静的时刻,足以让前排的近臣听得清楚。

萧景哲立刻离席,躬身谢恩,姿态谦卑:“儿臣不敢当父皇夸赞,唯尽人子本分,愿皇祖母在天之灵得以安慰。”

不少依附三皇子的官员趁机附和,称颂三皇子仁孝双全,堪为表率。一时间,奉先殿内几乎成了萧景哲的颂功大会。

景琰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席位上,慢条斯理地品着杯中的清酒,对于周围的喧嚣充耳不闻,仿佛置身事外。只有熟悉他的人,如林夙,才能从他微微收紧的指节,看出他内心的波澜。

林夙侍立在殿柱的阴影里,目光低垂,如同一个毫无存在感的背景。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探究的、忌惮的、鄙夷的、甚至是怨毒的。他这位新晋的司礼监随堂太监,早已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今日,他与景琰,要么将对手彻底踩入泥沼,要么,便可能万劫不复。

宴会进行到一半,气氛愈加热烈。萧景哲似乎觉得胜券在握,开始有些忘形。他举杯向景琰示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二弟,今日大典能如此顺利,也少不了你从旁协助之功。为兄敬你一杯。”

景琰抬眼,目光平静无波,端起酒杯,淡淡道:“三哥过誉,分内之事。”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动作干脆利落,不带丝毫情绪。

萧景哲笑了笑,也饮尽杯中酒,又道:“说起来,今日乃皇祖母冥诞,本是家国同悲之事,但能见父皇开怀,我等做儿臣的,也深感欣慰。只望我大胤朝,能永远如今日这般,四海升平,君臣和睦。”

他这话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藏机锋,隐隐将自己放在了能使“父皇开怀”、“君臣和睦”的核心位置。

景琰放下酒杯,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似笑非笑:“三哥所言极是。只是这四海升平,需得吏治清明,国库充盈。若有人损公肥私,蛀空国本,只怕这升平景象,终是镜花水月。”

他声音不高,却如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

殿内的喧哗声骤然降低了许多,无数道目光聚焦于兄弟二人身上。

萧景哲脸色微变,强笑道:“二弟何出此言?今日乃皇祖母冥诞,谈论这些,是否有些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景琰缓缓站起身,目光不再局限于萧景哲,而是扫视全场,最终落向御座之上的皇帝,“儿臣以为,正因今日皇祖母冥诞,我等更应秉持她老人家生前教诲,忠君爱国,清廉自守。若有蠹虫窃据高位,贪墨横行,才是真正玷污皇祖母清誉,辜负父皇信任!”

他声音清朗,字字铿锵,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之中。

皇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审视。他看着台下长身玉立的太子,又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萧景哲,沉声道:“景琰,你有话直说。今日百官宗室皆在,若有冤屈,朕为你做主;若有无端指控,亦需承担后果。”

“儿臣,确有本奏!”景琰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疏,双手高举过顶,“儿臣要弹劾三皇子萧景哲,勾结朝臣,侵吞国帑,贪墨盐税高达数百万两!证据确凿,请父皇明鉴!”

“哗——!”

大殿之内,瞬间一片哗然!

尽管之前盐税案风波已有传闻,但谁也没想到,太子竟会选择在太后冥诞这等场合,以如此激烈的方式,直接弹劾一位皇子!

萧景哲猛地站起,脸色煞白,指着景琰,声音因惊怒而有些尖锐:“萧景琰!你血口喷人!父皇,他这是构陷!是因儿臣办好冥诞大典,他心生嫉妒,故借此机会污蔑儿臣!”

“构陷?”景琰冷笑一声,目光如炬,看向殿外,“带上来!”

早已等候在殿外的石虎和赵怀安,立刻押着几个人走了进来。其中一人,正是瑞昌隆票号那个被买通的内账房,他手中紧紧抱着几本账册。另外几人,则是负责冥诞采买、曾被那五十万两银子贿赂的官员。

“父皇!”景琰声音朗朗,“此乃瑞昌隆票号内账房,他可证实,三皇子母族张家,通过票号,将巨额赃银洗白,并用于此次冥诞大典的奢华用度!这些,是记录赃款流向的密账副本!而这些官员,则可证实,他们收到了远超规制的款项,用以采购珍玩、扩充仪仗!所有款项来源,皆指向盐税亏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