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161章 选妃风波

第161章 选妃风波(2/2)

目录

“你的身体……”景琰的声音不由得带上了一丝涩意。

“奴婢无碍。”林夙垂下眼睑,避开了他的目光,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殿下,选妃名单……礼部那边,听闻已初步拟定,不日便将呈送御前。殿下还需早做决断。”

他又将话题拉回了那个景琰最不愿面对的现实。

景琰盯着他,试图从那低垂的眼睫和平静的面容上找出哪怕一丝裂痕。“你就这么希望孤娶妃?”他的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质问和……受伤。

林夙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他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景琰以为他又会以沉默或“奴婢累了”来回避。

终于,他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看向景琰,那双总是藏着无尽心事的眼眸,此刻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声音轻得仿佛一触即碎:

“殿下……是太子。”

只是五个字。却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说完这句话,他仿佛再也支撑不住,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颊涌上病态的潮红,整个人蜷缩起来,显得异常脆弱。

程不识被匆忙唤来,诊脉后脸色凝重,私下对景琰回禀:“殿下,林公公此病,身体耗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乃是心绪郁结,忧思过重,乃至气血不畅,五内俱损。若不能放宽心怀,好生静养,这病……怕是会落下永久的病根,再难痊愈了。”

景琰站在门外,听着屋内压抑的咳嗽声,看着程不识凝重的面色,再回想林夙那句充满无尽无奈与悲凉的“殿下是太子”,只觉得一股冰冷的绝望攥紧了他的心脏。

他明白了。林夙不是不在乎,不是不痛。正是因为他太在乎,太痛,却又深知彼此的身份和无法逾越的鸿沟,才不得不将所有的情感死死压抑,用最冷静、最理智,也最残忍的方式,将他推向那条“太子”必须走的道路。

翌日,礼部果然将初步拟定的太子妃候选名单,正式呈报给了皇帝和监国太子。

名单上罗列了十数位家世显赫、品貌出众的贵女,首辅孙女、镇北侯之女、李阁老外甥女……各方势力推荐的人选赫然在列,像一张精心编织的网,等待着景琰踏入。

皇帝躺在病榻上,仔细翻阅着名单,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满意。“嗯……都是好孩子。琰儿,你看看,中意哪一家?”他将名单递给侍立在一旁的景琰。

景琰接过那薄薄几页纸,却觉得有千斤重。每一个名字背后,都代表着一段无法自主的婚姻,一个无法回头的政治抉择,以及……对那个在病榻上因他而心力交瘁之人更深的辜负。

他目光扫过那些陌生的名字,手指在“苏静瑶——镇北侯庶女”那一行微微停顿。林夙分析过,镇北侯态度中立,其女性情温婉,或许是诸多糟糕选择中,相对不那么糟糕的一个。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已是一片沉寂的荒芜。他将名单递还给皇帝,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儿臣以为……镇北侯之女苏氏,家风严谨,性情端淑,可堪匹配。”

皇帝仔细看了看苏静瑶的备注,点了点头:“镇北侯确是忠良之后,虽为庶女,但听闻品性不错。也罢,既然你属意于此,那便……”

“父皇,”景琰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更改的决绝,“北境战事正酣,儿臣无心亦无力操办大婚。可否先行定下名分,大婚之仪,容后再议?”

这是他最后的坚持,最后的拖延。

皇帝看了看他苍白而坚定的脸,又想到北境确实吃紧,最终叹了口气:“准奏。便先颁旨,册封镇北侯女苏静瑶为太子妃,大婚吉期待定。”

旨意很快拟好,用印,传出宫闱。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宫廷和朝野。东宫即将迎来女主人。各方势力反应不一,或喜或忧,或暗中调整策略。

景琰站在东宫最高的楼阁上,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宫墙殿宇。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孤峭而料峭。他得到了一个相对不那么坏的结果,却感觉不到丝毫轻松,反而像是亲手在自己和林夙之间,划下了一道更深、更难以跨越的鸿沟。

他不知道,在他身后不远处的病榻上,林夙在听到小卓子小心翼翼传来的消息后,静静地望着帐顶,许久,许久,然后缓缓侧过身,将脸埋入柔软的枕头中,肩膀微微耸动,无声无息。

而在宫外,一匹快马带着太子敦促漕运的手令和柳文渊的任命,星夜驰往南方。与此同时,石虎的下一封密报,正在送往京城的路上,那里面,或许藏着能点燃更大风暴的火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