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婚前夜谈(2/2)
林夙终于抬起眼,看向他。那双黯淡的眸子里,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理解、痛楚、绝望,还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怜悯。他像是在怜悯景琰,也像是在怜悯他们两个人。
“殿下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林夙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敲打在景琰心上,“有些事,不是想与不想,而是……必须去做。镇北侯之女,家世清白,性情温婉,能安抚边将,平衡朝局,是……最合适的人选。殿下没有选错。”
他说的,正是景琰当初用来说服自己、也试图说服他的理由。此刻从林夙口中如此平静地说出,却像一把淬了毒的匕首,狠狠剜着景琰的心。
“合适……”景琰喃喃重复着这个词,脸上露出一抹惨淡的笑,“是啊,合适。那孤呢?你呢?我们之间……又算什么?”他问出了那个一直横亘在两人之间,谁也不敢轻易触碰的问题。
室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烛火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和窗外遥远的、模糊的喜庆乐声。
林夙捧着茶杯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沉默了许久许久,久到景琰以为他不会回答。
“奴才与殿下……”他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是君与臣,是主与仆。殿下对奴才,有知遇之恩,庇护之情。奴才对殿下,唯有……忠诚。”他艰难地吐出最后两个字,仿佛有千斤重。
“忠诚?”景琰嗤笑一声,笑声里满是悲凉,“只是……忠诚?”他死死盯着林夙,试图从他眼中找到一丝伪装的痕迹,找到除了“忠诚”之外的其他东西。
然而,林夙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重复道:“是,忠诚。”他避开了景琰灼人的目光,重新望向窗外,“殿下明日大婚,乃是国之喜事。奴才……衷心祈愿殿下与太子妃,鸾凤和鸣,早诞麟儿,稳固国本。”
这话语,冠冕堂皇,无懈可击,是任何一个忠心的奴仆都该说的吉祥话。可从林夙口中说出,配合着他那毫无生气的面容和嘶哑的嗓音,却比最恶毒的诅咒更让景琰心痛。
他宁愿林夙骂他,恨他,甚至像那日一样呕血控诉,也不愿看到他如今这般,用“忠诚”和“理解”筑起一座冰冷的高墙,将他彻底隔绝在外。
“好……好一个‘忠诚’!”景琰猛地站起身,因为酒意和激动,身形微微晃了一下。他俯视着榻上那个脆弱得仿佛一触即碎的人,胸口剧烈起伏着,“林夙,你告诉孤,若只是忠诚,你为何会病成这样?若只是忠诚,你为何要替孤挡下那些明枪暗箭?若只是忠诚……”他的声音哽咽了,“你为何……连看都不愿再看孤一眼?”
林夙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他紧紧咬住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他无法回答,也无法再维持那副平静的表象。景琰的每一句质问,都像鞭子一样抽打在他早已伤痕累累的心上。
“殿下……”他闭上眼,长长的睫毛如同垂死的蝶翼,剧烈颤动,“不要再问了……求您……”
他的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卑微的乞求,彻底击垮了景琰最后的防线。
景琰踉跄着后退一步,颓然坐回椅子上。他知道,他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了。或者说,他得到的,就是最真实、也最残酷的答案。在皇权、礼法、世俗面前,他们之间那点不容于世的感情,脆弱得不堪一击,连宣之于口的资格都没有。
“是孤……对不起你。”他终于说出了这句压在心底许久的话,声音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无力。
林夙依旧闭着眼,摇了摇头,两行清泪,终是从他紧闭的眼角无声滑落,迅速没入他素色的衣襟。“殿下没有对不起奴才……是奴才……福薄命浅,承受不起殿下的……厚爱。”他顿了顿,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一字一句地说道,“无论殿下身边站着谁,无论未来如何……奴才林夙,此生……对殿下之忠心,天地可鉴,至死……不移。”
这是他第二次说出“忠心”,却比第一次更决绝,更像是一种告别。
景琰看着他脸上的泪痕,听着他这番如同誓言又如同诀别的话语,只觉得肝肠寸断。他提起这坛酒,本想寻回一点过去的温暖,却不料,只是将两人之间那道无法跨越的鸿沟,照得更清晰,更深不见底。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更添绝望悲。
酒坛已空,茶杯狼藉。
景琰不知自己是如何离开那座偏殿的。他只记得林夙最后那平静而绝望的眼神,记得他脸上未干的泪痕,记得那句“至死不移”的“忠心”。
外面的喧嚣似乎已经渐渐平息,或许是子夜已过,宫人们也暂时歇下了。但那份弥漫在空气中的喜庆,却并未散去,反而因为黎明的临近,而变得更加沉重。
他回到书房,那满眼的红色刺得他眼睛生疼。他挥退所有侍从,独自坐在黑暗中,任由冰冷的孤寂将他吞噬。
明日,他将穿上繁复庄重的太子冕服,去迎接他的新娘,完成一场举国瞩目的盛大典礼。
他曾以为,登上权力之巅,便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可如今,他连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留住自己想留住的光,都做不到。
他与林夙,一个即将被推上万众瞩目的辉煌顶点,履行身为储君的责任;一个则在病痛与心碎中,独自蜷缩在冰冷的阴影里,用“忠诚”作为最后的墓志铭。
那坛劣质的烧刀子,未能烧尽愁绪,反而浇熄了心中最后一点微弱的火苗。
今夜这场充满痛苦、愧疚与未尽之言的夜谈,非但未能缓解丝毫隔阂,反而像一场凌迟,让他们彼此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与不可逆转。所有的言语,所有的情绪,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结局——那条他们必须分道扬镳的路。
天,快亮了。
大婚的钟鼓,即将敲响。
而景琰坐在一片黑暗与死寂中,只觉得前路茫茫,寒意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