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第184章 困兽之斗

第184章 困兽之斗(2/2)

目录

城门楼上的守军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重开城门,与京营里应外合,夹击叛军。

叛军瞬间崩溃,死伤惨重,余下的或是跪地投降,或是四散逃窜。

萧景琰身披甲胄,站在乾清宫门前的高台上,遥望着玄武门方向逐渐平息下去的喊杀声和升起的代表胜利的烟火信号,脸上并无太多喜悦。他知道,宫门外的叛乱只是表象,真正的毒蛇,还隐藏在暗处。

果然,赵怀安和谢勇很快联袂前来禀报。

“殿下,玄武门叛军已被击溃,俘获数百人,正在清点。”赵怀安禀道。

谢勇补充:“殿下,据俘虏初步交代,他们确是受三皇子萧景哲指使。但萧景哲本人及其核心党羽,包括李阁老,均未出现在叛军之中。”

景琰眼中寒光一闪。果然,萧景哲不会亲自涉险。他躲在幕后,即便宫变失败,也能最大程度地撇清自己。

“继续审问,撬开他们的嘴,找出萧景哲和李阁老的下落,以及……‘暗刃’的据点。”景琰冷声道,“谢将军,京城即刻起实行宵禁,全城搜捕叛党余孽!尤其是三皇子府、李阁老府以及首辅别院,给本王彻底搜查!”

“末将遵命!”

就在这时,那名在暖阁擒杀刺客的暗卫首领匆匆而来,将搜到的蛇纹令牌和那包毒粉呈上,并低声禀报了暖阁遇袭的经过。

景琰看着那枚冰冷的蛇纹令牌和那包足以致命的毒粉,听着暗卫的描述,想象着林夙在昏迷中险些遇害的情景,周身的气息瞬间变得如同万年寒冰。

好一个萧景哲!好一个“暗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边发动宫变吸引注意,一边竟还想对毫无反抗之力的夙夙下毒手!

他紧紧攥着那枚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高永。”他声音低沉,蕴含着风暴前的死寂,“宫内清查继续,扩大范围。凡是与‘暗刃’有丝毫关联,或曾与三皇子府、李阁老府有过密接触者,无论身份,一律打入诏狱,严加审讯!”

“老奴明白!”高永感受到那几乎凝成实质的杀意,心头一颤,连忙应下。

景琰目光转向暗卫首领:“加派人手,务必确保林夙安全。将他移至……移至本王寝殿旁的密室,除程太医与小卓子外,未经本王允许,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

安排完这一切,景琰独自走回暂时空旷的议政殿。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他冰冷而疲惫的侧脸。宫变虽平,但萧景哲和李阁老依然在逃,“暗刃”的威胁尚未解除,而最让他揪心的,是林夙依旧昏迷不醒,解药依然渺茫。

他走到案前,摊开京城舆图,目光落在西郊皇觉寺和首辅别院的位置上。游方郎中……首辅别院……萧景哲最后的藏身之处,会在哪里?

皇觉寺,后山一处隐秘的洞穴内。

烛光摇曳,映照出萧景哲那张因失败和愤怒而扭曲的脸。他再无平日里的温文尔雅,只剩下穷途末路的疯狂。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一把将手中的茶盏摔得粉碎,“那么多死士,竟然连一个玄武门都拿不下!谢勇那个老匹夫,竟然真的倒向了萧景琰!”

李阁老坐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但还维持着一丝冷静:“殿下息怒。宫变本就是险招,不成也在意料之中。好在我们在宫内还有‘暗刃’这颗棋子,至少……解决了林夙那个心腹大患。”

“解决了?”萧景哲猛地看向他,眼神阴鸷,“你确定?刚才‘暗刃’传回最后的消息,行动失败,执行任务的‘蛇牙’已经服毒自尽!”

李阁老闻言,脸色终于变了:“什么?失败了?这……这怎么可能?林夙不是已经中毒垂危了吗?”

“萧景琰把他保护得太好了!”萧景哲咬牙切齿,“我们低估了他对那个阉人的重视程度!现在打草惊蛇,再想下手难如登天!”

洞内陷入一片死寂,只有蜡烛燃烧发出的噼啪声。

良久,李阁老才沙哑开口:“殿下,为今之计,我们需尽快离开京城。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在江南还有根基,还有……那边的关系可以利用。”他意有所指。

萧景哲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暴戾。他知道,李阁老说得对。京城已是萧景琰的天下,他们留下只有死路一条。

“好!收拾东西,天亮之前,我们趁乱出城!”萧景哲下定决心,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怨毒,“萧景琰,这次算你赢了!但你我之间的较量,还没完!还有林夙……那个阉人,本王迟早要将他碎尸万段!”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就在他们谋划退路之时,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以首辅方敬之的西郊别院为中心,悄然撒开。

赵怀安根据俘虏的供词和暗卫之前跟踪的线索,带领精锐人马,连夜突袭了那座看似平静的别院。经过一番激战,成功抓获了藏匿在密室中的那名游方郎中,以及几名“暗刃”的联络人员。

在郎中人赃并获的情况下,经过连夜突击审讯,终于撬开了他的嘴。

天光微亮时,赵怀安带着一份紧急口供和一个小巧的瓷瓶,匆匆赶回皇宫,直奔景琰所在的寝殿。

“殿下!招了!那郎中招了!”赵怀安声音带着激动与疲惫,“他承认是受三皇子指使,配制了混合奇毒。这是……这是根据他口供找到的,可能对症的解药!但他也说,此毒复杂,他亦无完全把握,需尽快试药!”

景琰一把夺过那个瓷瓶,紧紧握在手中,仿佛握着救命稻草。他看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一夜的厮杀与煎熬似乎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解药……找到了?

然而,就在他心中稍定之际,一名浑身浴血、从京畿大营赶来的传令兵,踉跄着冲进了殿内,带来了一个更加惊人的消息:

“报——殿下!北疆八百里加急军报!戎狄……戎狄大军犯境,连破三城,边关告急!”

景琰握着瓷瓶的手,猛地一紧。

内乱方平,外患又起。

而他的夙夙,还未脱离危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