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大势已去(2/2)
“捆了!”赵怀安喘息着下令,拄着剑,目光扫过一片狼藉的战场,最终投向长春宫紧闭的宫门。那里,囚禁着三皇子的生母,张昭仪。
大势,已去。
东宫密室内,林夙的咳嗽愈发剧烈,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小卓子在一旁急得团团转,却又无能为力。
“公公,您就歇歇吧!外面……外面赵统领他们已经快打完了,秦将军也控制了城门,咱们赢了!”小卓子带着哭腔劝道。
林夙艰难地摆了摆手,示意他安静。他强撑着坐直身体,颤抖着手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高永处,结果如何?”
他必须知道高永与景琰会面的结果。这关系到遗诏的最终定性,关系到景琰登基的法理根基,容不得半点闪失。
小卓子刚想说什么,密室外传来一阵极有规律的叩门声——是冯静。
小卓子连忙开门,将干瘦的老太监让了进来。
冯静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他凑到林夙耳边,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道:“高永……烧了真诏。”
只此一句,林夙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整个人仿佛脱力般向后靠去,引发了一阵更猛烈的咳嗽,帕子上赫然染上了一抹刺目的鲜红。
“公公!”小卓子惊呼。
林夙却摆了摆手,示意无妨。他闭上眼,深吸了几口气,压下喉间的腥甜。高永烧了真诏,意味着他彻底倒向了景琰,意味着最大的隐患之一被拔除。然而……这也意味着,景琰承了高永一个天大的人情,未来在内廷权力的安排上,恐怕不得不对高永及其势力有所妥协。
而且,经此一事,高永看似退隐,但其潜在的影响力,恐怕短期内仍难以清除。
“殿下……此刻应在何处?”林夙哑声问道。
“还在司礼监值房与高公公密谈。”冯静回道。
林夙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望着跳动的烛火,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和对未来更深沉的忧虑。身体的剧痛和精神的损耗,几乎要将他吞噬。但他知道,他还不能倒下。肃清残敌、稳定朝局、准备登基大典……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为了景琰,他必须撑下去。
司礼监值房内,漫长的沉默终于被打破。
萧景琰看着桌上那摊灰烬,又看向面色平静的高永,缓缓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高永,郑重地拱了拱手。
“高公公今日之功,孤……朕,记下了。”
他改变了自称。从“孤”到“朕”,意味着他已然接受了高永的“馈赠”,并以新帝的身份,给予了承诺。
高永脸上露出了进入值房后第一个真切的、带着些许谦卑的笑容。他站起身,拂尘一甩,躬身行礼,声音无比恭顺:“老奴,叩谢陛下隆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景琰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多言,转身大步离开了司礼监值房。
门外,清冷的夜风扑面而来,让他因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会面而有些发热的头脑清醒了几分。赵怀安一身血腥气,正等候在门外,见他出来,立刻上前。
“陛下,宫内叛军已基本肃清,首恶吴统领伏诛,三皇子及其残余党羽被围在偏殿。张昭仪已被软禁于长春宫。”赵怀安快速禀报着,同时也改了口。
景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远处依稀还有火光和哭喊声传来的宫殿,眼神冰冷。“传朕旨意,负隅顽抗者,杀无赦。放下兵器者,暂押待审。另外……”他顿了顿,“摆驾,朕要去见见朕的好三弟。”
他要亲眼看着萧景哲最后的挣扎,亲手为这场兄弟阋墙的惨剧,画上一个句号。
而在前往偏殿的路上,景琰下意识地回头,望向东宫的方向。夙夙……现在怎么样了?他是否已经知道了高永的决定?他那孱弱的身体,是否还能撑得住?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胜利在望,皇位触手可及,但他却感觉不到丝毫轻松。高永焚烧遗诏时那决绝而平静的眼神,宫内弥漫的血腥气,以及林夙苍白憔悴的面容……这一切都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上。
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位,但通往这座权力巅峰的道路,却是由谎言、背叛、牺牲和无数人的尸骨铺就。
这代价,真的值得吗?
这个念头如同鬼魅,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被他强行压下。此刻,他不能有任何犹豫,他必须继续往前走,直到彻底掌控一切。
夜色更深,皇宫内的厮杀声渐渐停歇,但一种更加沉重、更加压抑的氛围,却开始笼罩这座刚刚经历血洗的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