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余波千里(2/2)
他走到一块巨石旁坐下,目光重新投向北方雪狼国方向,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京城一乱,边军粮饷、后勤必然受影响。雪狼国……怕是坐不住了吧?”
福伯连忙躬身道:“小主明鉴,刚收到的边关消息,雪狼游骑近日活动异常频繁,关外几个哨所都遭到了小股袭击。”
沈言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丝毫紧张,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淡定。
他沉默了片刻,脑中飞速运转,将京城乱局、边关危机、自身处境三者结合起来,一个清晰的计划轮廓逐渐形成。
京城越乱,朝廷对北境的掌控就越弱。
边关越危急,他这位“北境王”的价值就越大。
乱世,才是英雄崛起的最佳舞台。
“福伯,”沈言突然开口,声音沉稳有力,“我们的人,安插得怎么样了?”
福伯精神一振,低声道:“回小主,按照您的吩咐,我们的人已经混入了民夫和部分边军后勤队伍中,虽然职位不高,但关键位置都有眼线。另外,通过之前散播的流言和黑风峡‘护驾’之事,不少底层兵士对‘北境王’颇有好感,觉得殿下是……是忠烈之士。”
“忠烈之士?”沈言玩味地笑了笑,这个由他亲手策划的“人设”,看来初步见效了。
他需要利用好这个形象,进一步收拢人心。
“很好。”沈言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开始悄悄在军中散播消息:就说,朝廷因京城变故,恐无力支援北境,边关危在旦夕。唯有上下齐心,誓死扞卫‘北境王’镇守的疆土,方能有一线生机。”
他要利用这场危机,将边关将士的焦虑和对朝廷的不信任,转化为对“北境王”这个象征的依赖和忠诚!
他要让自己成为这危局中,北境军民心中的一面旗帜!
“另外,”沈言补充道,“加强对雪狼国动向的侦查。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还有……想办法,和关外那些与雪狼国有世仇的小部落取得联系。”
福伯心中一震,小主这是要……主动布局关外了?
他不敢多问,连忙应道:“是!老奴立刻去办!”
沈言点了点头,不再说话,重新将目光投向广袤而危险的北境大地。
京城的风暴,对他而言,既是危机,更是巨大的机遇。
太子的疯狂,皇帝的病重,朝堂的混乱,边关的危机……这一切,都为他这条“潜龙”的出渊,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乱吧,乱得好。”他轻声低语,眼中再无半分少年的青涩,只有深不见底的算计和睥睨天下的野心,“这北境的风,该换方向吹了。”
京城的风暴暂时与北境无关,但弥漫在镇北关空气中的紧张感,却日益浓重。
雪狼国游骑的频繁出没,如同乌云压顶,而朝廷关于粮饷补给、援军调动的消息却迟迟不至,更让关内将士人心浮动。
沈言作为送葬队伍中一名不起眼的民夫杂役留在北境。
北境王萧景明的衣冠冢已按制下葬在关隘一侧的山坡上,竖起了一块简单的石碑。
隆重的仪式过后,大部分朝廷官员和京营兵士开始陆续返京,只留下少数负责善后的吏员和像沈言这样被临时招募、无家可归或愿意留在边关讨生活的民夫。
队伍解散,沈言和福伯等几人被编入边军的辅兵营,负责一些搬运粮草、修缮器械、清理营区的杂役工作。
地位卑微,活动范围受限,但这正是沈言目前需要的掩护。
沈言利用一切机会,仔细观察着镇北关的一切。
守关将领靖远侯赵擎川的治军风格严谨但略显保守,观察各级军官的脾性和能力,观察普通士卒的士气、装备和日常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