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 第52章 朔风肃奸

第52章 朔风肃奸(2/2)

目录

靖远侯赵擎川端坐主位,面色沉肃。

下首两侧,分坐着北境军中的核心将领与重要文官。

左侧以武将为主,依次是:副将孙德海、镇北关守备将军李崇山、骑兵都统王劲、步兵都统赵破虏等,皆甲胄在身,杀气凛然。

右侧则是文官序列,长史赵孟居于首位,其下是几位掌管粮秣、军械、文书的主事官员。

新任行军书记官沈言,职位虽不高,但因近期之功和侯爷特许,也得以坐在文官队列末位,安静地记录着会议内容,目光平静地观察着在场每一个人。

“诸位,”

靖远侯开口,声音打破了沉寂。

“今日召集诸位,所议之事,关乎我北境安稳。其一,雪狼国公主被擒,其二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按兵不动,朝廷或将与之谈判。然,以雪狼国狼子野心,即便暂时达成协议,也极可能出尔反尔,伺机报复。若其不顾公主生死,悍然发动全面进攻,我军当如何应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

“其二,更为紧迫!北境存粮,据最新清点,仅够大军维持月余。朝廷粮草何时能至,尚未可知。若粮道断绝,或朝廷援粮迟迟不到,我军又将如何自处?今日,望诸位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共渡难关!”

问题抛出,堂内陷入短暂沉默,众人皆眉头紧锁。

片刻后,副将孙德海率先开口,他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彪悍之气:

“侯爷!末将以为,对付雪狼国,就不能软!谈判归谈判,但边关防务绝不能松懈!应即刻加派斥候,严密监控敌军动向,各关隘要塞进入战时状态,枕戈待旦!他敢来,咱们就迎头痛击!至于粮草……”

他冷哼一声:

“朝廷若指望不上,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可派精锐小队,深入敌后,袭扰其粮道,抢夺其牛羊!以战养战!”

孙德海的策略充满攻击性,符合其一贯的强硬风格。

但“以战养战”在敌众我寡、且需长途奔袭的情况下,风险极高,极易陷入泥潭。

沈言看向孙德海。

虽说孙德海的表弟与自己有过节,经过他的谏言,还算有些头脑的,不过也就只有些头脑。

还无法看透事情的本质。

这时,长史赵孟闻言,微微皱眉,出列道:

“侯爷,孙副将勇武可嘉。然,下官以为,当前局势,应以‘稳’为主。与雪狼国谈判期间,我军不宜主动挑衅,以免授人以柄,破坏和谈可能。”

“当务之急,是全力催促朝廷粮草,并可在北境各军镇内部,先行……适度缩减每日口粮配给,延长存粮消耗时间。同时,严查军中可能存在的贪墨、浪费之举,节流为先。”

他的建议偏向保守和内部整顿,虽稳妥,但“缩减口粮”势必影响军心士气,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

守备将军李崇山沉吟道:

“侯爷,赵长史节流之策有其道理,但冬季缩减口粮,恐士卒怨言四起。”

“末将以为,可加强关墙防御工事,多备滚木礌石、火油金汁,依托雄关利守难攻之优势,即便敌军来犯,亦可最大程度减少我军伤亡,间接节省粮草消耗。”

这是典型的防守策略,依托地利,但略显被动。

骑兵都统王劲则道:

“侯爷,守固然重要,但不可一味死守。末将建议,可派出小股骑兵,不断骚扰敌军侧翼和补给线,使其不得安宁,疲于奔命,不敢全力攻城。同时,骑兵机动性强,亦可侦查更广阔的敌情。”

这是发挥北境骑兵优势的思路,较为灵活。

步兵都统赵破虏补充道:

“还可征调境内健壮民夫,协助守城、运输,让战兵得以休整,专注作战。并严令各城,清查民间余粮,必要时……可依法征购,以充军资。”

此法涉及民间,需谨慎把握尺度,否则易引发民怨。

各位将领主事纷纷发言,或激进,或保守,或侧重军事,或侧重后勤,意见不一。

孙德海对赵孟的“保守”嗤之以鼻,赵孟则对孙德海的“冒险”不以为然,文官武将之间,隐隐有争论之势。

靖远侯静静听着,不置可否,目光偶尔会扫过坐在末位一直沉默记录的沈言。

他发现,沈言虽然年轻,但在聆听这些或高明或拙劣的计策时,眼神始终平静。

“沈书记官,”

靖远侯忽然点名,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到了沈言身上。

“你初到北境,便立下大功,可见心思机敏。对此困局,你可有见解?”

顿时,堂内安静下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