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 第59章 连弩惊众

第59章 连弩惊众(1/2)

目录

沈言一番关于“主动开源”、“引蛇出洞”的论述,令在场众将纷纷侧目,即便是孙德海和赵孟,也不得不承认此子思路之刁钻狠辣。

靖远侯更是当场拍板,采纳其策。

就在众人以为沈言言尽于此之时,他却并未退回队列,而是再次开口,语气平稳:

“侯爷,诸位大人。方才所言,乃应对当前困局之战略。然,战略需战术支撑。‘潜影’小队深入敌后,破坏粮道,此为一着险棋,需时日方能见效。而加强戒备,固守待援,乃至‘引蛇出洞’,最终皆需短兵相接,倚仗我军将士之勇武与装备之精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所有将领,最后定格在靖远侯身上:

“卑职不才,近日除处理文书、参赞军务外,亦根据北境作战特点,借鉴古法,改良并试制了一物,或可于守城、伏击及近战之中,助我军将士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堂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沈言修缮军械的本事,众人早有耳闻,但“改良试制新物”?这却是个新鲜说法。

靖远侯眼中也露出感兴趣的神色:

“哦?是何物?呈上来一观。”

沈言微微躬身,转身从自己案几旁取出一个用厚布包裹的长条形物件。

他小心翼翼地解开布包,露出里面一件造型奇特、结构复杂的器械。

此物长约三尺,通体由硬木和精铁构成,线条流畅,却透着一股冰冷的杀伐之气。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前端有一个可容纳多支箭矢的匣槽,后端则是一个类似臂张弩的弓身和复杂的机括联动装置。

整体看起来,既像弩,又绝非寻常弩箭的模样。

“此物……”

沈言双手托起这件器械,声音清晰地说道。

“此为‘元戎弩’。然,卑职更喜称其为——‘诸葛连弩’!”

“诸葛连弩?”

众将面面相觑,这个名字透着古意和神秘,但具体为何,却无人知晓。

沈言继续解释道:

“此弩最大特点,便在于‘连发’!其弩匣之内,可预先填入十支特制短矢。通过机关联动,扣动一次扳机,便可射出一矢,而后机括自动复位,弩弦挂上下一支矢,可再次击发!如此循环,可在极短时间内,将十支箭矢尽数射出!”

“什么?!”

“一次装填,连射十矢?”

“这……这怎么可能!”

“荒谬!闻所未闻!”

沈言话音未落,议事堂内已是一片哗然!

就连一向沉稳的靖远侯,也猛地从座位上直起了身子,眼中爆射出难以置信的精光!

一次发射十支箭?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有的弩箭,无论是臂张弩还是蹶张弩,装填一次都极为耗时,即便是最熟练的弩手,一分钟能射出两三矢已是极限。

若真能连发十矢,那意味着在短兵相接或者守城防御时,火力将呈数倍、甚至十数倍地增强!

这将是颠覆性的!

孙德海第一个跳出来表示怀疑,他瞪着铜铃大的眼睛,指着那连弩,粗声道:

“沈书记官!军中无戏言!你这劳什子‘诸葛连弩’,听起来神乎其神,可别是纸上谈兵的空架子!一次十矢?弩身如何承受得住连续击发的力道?机括岂能如此精巧可靠?怕不是射出一两矢就卡壳甚至散架了吧!”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脸上写满了不信。

这也难怪,这种超越时代认知的武器,确实难以让人立刻接受。

沈言面对质疑,神色不变,反而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孙将军所言极是,空口无凭。卑职既然敢在军议之上拿出此物,自然已做过反复测试。侯爷,诸位大人若是不信,可移步校场,卑职愿当场演示,以证虚实!”

“好!”

靖远侯毫不犹豫,立刻起身。

“移步校场!本侯要亲眼看看,这‘诸葛连弩’,是否真如你所言,有惊世之威!”

一声令下,众将簇拥着靖远侯,怀着强烈的好奇与怀疑,浩浩荡荡地前往帅府旁的演武校场。

消息不胫而走,不少闻讯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卒也纷纷围拢过来,都想看看这位新晋的红人书记官,到底弄出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校场之上,寒风凛冽。

沈言命人立起一个披着皮甲的草人靶子,距离约五十步。

他从容不迫地检查了一下连弩的机括,然后熟练地打开弩匣,将十支寒光闪闪的特制短矢依次填入。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手上,校场上鸦雀无声,唯有北风呼啸。

沈言端起连弩,瞄准远处的靶子,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扳机!

“嘣!”

一声清脆的弦响!

第一支短矢如电般射出,精准地钉入草人靶子的胸膛!

几乎就在同时,沈言手腕微动,再次扣动扳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