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仁侠双剑(2/2)
陈凌宇却满不在乎的道:“此事包在师兄身上即可,李师弟尽可放心。”
李安却依旧不放心的道:“陈师兄,并非师弟不相信你,只是关系身家性命,师弟不得不慎重,除非得那仁侠双剑亲口承认,否则师弟绝不敢贸然对上一名筑基中期修士。”
陈凌宇反问李安道:“若是那刘师叔亲口说出愿意相助师弟,师弟便同意我等的计划吗?”
李安点点头道:“那是自然,有筑基中期高手坐镇,师弟便是拼上一把也是无妨。”
陈凌宇道一声好,返身冲着门外道:“刘师叔,请进来吧。”
言毕,便有一名身高九尺满脸黑须的大汉走进木屋,背上背着两把寒光森森的长剑,正是仁侠双剑刘国风。
李安闻言大惊,这门外何时藏了一人他竟然不知道,看来自己还是小觑了筑基修士的手段。
那刘国风却满面笑容的对李安道:“李师侄,在下贸然造访,师侄不会介意吧。”
李安急忙躬身行礼道:“刘师叔能来弟子陋居,乃是弟子的福分,岂敢介意。”
刘国风点点头道:“你之前在演武场上教训崔家小子的事我已听多人跟我说起,师侄果然是少年英雄,前日陈师侄找我一说起此事,我便一口应允了,那崔家之人竟敢如此欺我刘家兄妹,我早已恨不得将之千刀万剐,这次定然教崔膺齐这厮有来无回!”
李安见刘国风夸奖自己,忙谦逊不已道:“刘师叔谬赞了,师侄当日也只是勉强未输而已,还多亏了梅师叔出手才教训了崔家的贼子。”
刘国风大手一挥道:“李师侄不必过谦,此番计划那崔膺齐不现身便罢,若敢现身我便管教他尝尝我双剑的厉害!”
三人计议已定,又说了一会儿话,商量一些行动细节,刘陈二人便告辞离开,李安也无心修炼,只在屋中等那胡光德传信,闲暇之时又把五行法术修炼了一下。
随着修为的提升,他对五行法术的掌控越来越熟练,尤其是他擅长的火弹术和冰锥术,现在已可以单手一次性发出四枚火弹,相当于一次性扔出四枚低阶符篆,普通炼气修士绝难当此一击。
李安在木屋中待了两日,这日正在练习神目术,忽然一道传音符飘了进来,李安右手一招,里面传来胡光德不容置疑的声音:“速来我处,有要事急需处置。”
李安暗道一声“来了”便收拾行装出了木屋,走了片刻来到胡光德的木屋门口,喊了一声:“胡师兄可在房中,师弟李安受邀而来。”
胡光德喊一声进来,李安便推门而入,对面四个炼气巅峰的修士站在胡光德身后。
胡光德微笑着对李安道:“李师弟,师兄这次找你来是有一件私事求你帮忙,说是私事其实也是我们青潩峰的事。”
李安假装茫然不解的看着胡光德道:“不知胡师兄所指何事,师弟法力低微,有什么可以为师兄效劳的?”
胡光德依然微笑道:“李师弟不必过谦,我早已听说师弟数日前在演武场上大展神威轻松击败了一名炼气巅峰的弟子。其实本来我是想让陈师兄他们帮我去处理的,得知师弟的神通后我便改了主意,想请师弟出手一次。”
李安依然不解的看着他,胡光德解释道:“李师弟你也知道,我乃是柳峰主的远房亲属,柳峰主虽已结丹多年,但是仍有不少后代亲属生活在世俗之间,尤其是柳峰主十分在意的一个在燕州府的嫡系曾孙。如今魔道那边蠢蠢欲动,柳峰主唯恐魔道修士对凡俗中人下手,所以叮嘱师兄找人去保护一下他的嫡系子孙。这等私事并不适合在事务堂上发布任务,只好找个信得过的弟子去办理此事,事成之后没准柳峰主一开心,把李师弟的正式弟子身份恢复了也大有可能。”
李安看着胡光德一副为自己好的模样不由得心中一声冷笑,这胡光德果然是个老狐狸,倘若自己事先没有听陈凌宇说过此事,还真有可能信了他的鬼话。
李安假装思忖了一会儿道:“不瞒胡师兄,不知此去燕州保护柳峰主的亲属需要多久,数月之后青云密境便要开启了,师弟并不想错过这个天大的机缘。”
胡光德心中暗笑一声,你一个区区炼气九层的杂役弟子还想要青云密境的名额,真是想瞎了心了。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只得强装着笑循循善诱道:“李师弟啊,柳峰主的私事你能办好了从此以后便是其心腹弟子了,就算赐你一枚筑基丹也是大有可能的,你冒险进入青霞密境不也是为了此物吗?师弟不可以轻废重啊?”
李安假装心动起来犹豫不决的样子,胡光德赶忙又加了一把火:“师弟办完此事以后,也不必每月再向我缴纳灵石便可随意出入宗门,宗门的月俸也会如数发给师弟的,这样行了吧。”
李安听完,假装一咬牙的样子道:“胡师兄既然如此看得起师弟,师弟便拼一把吧。”
胡光德闻言大喜,但是接着李安又道:“只是师弟还有一个条件,师弟此次出门估计短时间内便回不来了,又不是接了宗门的任务,以师弟杂役弟子的身份恐怕时间长了宗门会怀疑弟子叛逃。是以师弟此次出宗想请师兄亲自送出山门,否则师弟万万不敢独自离开。”
胡光德听李安还提了条件,刚开始不想答应,又一想若是不让这小子安心,他肯定不会轻易出去,便爽快的点头答应道:“这是小事一桩,师兄定然亲自护送你出去。”
胡光德又恐怕白天路上遇到的人太多了,万一李安死了自己撇不清干系,便对李安道:“如今时间尚早,李师弟不妨回去休息一会儿,等天色将黑之时我们再出门。”
李安心里暗笑一声,你倒是怕人撞见,我还怕人撞见哩,天黑正好行事。
毕竟不知李安如何行事,却见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