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 第30章 努力与智慧

第30章 努力与智慧(2/2)

目录

“这里……搭接长度……”他卡住了,看着图纸上复杂的标注和公式,感觉脑子有点发懵,“这个锚固长度系数……和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我……我还不太会算……”他艰难地承认,声音低了下去,带着挫败感,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下了头,等待着预料中的斥责。

然而,预想中的呵斥并没有到来。李强沉默了几秒,突然,一声短促的、带着沙哑的笑声从他喉咙里滚了出来!

“呵!”李强伸出手,出乎意料地、重重地拍了一下鲁智深的肩膀,那力道让鲁智深一个趔趄,“行啊小子!三个月!能啃到这个份上,不错了!”他的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一种近似赞赏的光芒,“我当年跟着师傅当学徒,头半年连图纸边都不让摸!光让我搬砖和灰!”

他收回手,指着图纸上刚才卡壳的地方,语气竟缓和了不少:“钢筋搭接长度是有规范公式的,跟钢筋级别、直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震等级都有关。回头我让技术员小张给你份资料,你自己琢磨琢磨。”他顿了顿,看着鲁智深眼中重新燃起的亮光,补充道:“光看图纸没用,得对着实物看!有空多去现场转转,看看钢筋怎么绑的,模板怎么支的,墙是怎么砌的!理论结合实际,那才叫真本事!”

…………

这次简短的谈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鲁智深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在他胸中奔涌!李强那声难得的“不错了”,那份递过来的资料承诺,那句“理论结合实际”的指点,如同黑暗中骤然亮起的火炬,瞬间点燃了他心中那簇几乎被疲惫磨灭的求知火焰!

从那天起,鲁智深的学习劲头如同被注入了新的燃料,燃烧得更加旺盛!他不再仅仅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工地,这个曾经只是他出卖苦力的地方,在他眼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活生生的课堂!

他开始像猎鹰一样,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着工地的每一个角落:

?当混凝土搅拌车轰鸣着卸料时,他会凑过去,仔细观察那灰浆的坍落度,回想书上关于水灰比、外加剂的知识点,思考为什么这个标号的混凝土需要加防水剂?

?当瓦工师傅在砌筑一面造型特殊的墙体时,他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工头允许的间隙),站在一旁默默观察师傅的手法,看他是如何控制灰缝厚度、保证墙体垂直平整的?那种特殊的丁顺砌法有什么讲究?

?当钢筋工在绑扎复杂的梁柱节点时,他会蹲在安全距离外,仔细辨认图纸上的钢筋编号和现场实际的摆放位置,思考那些弯钩角度、搭接长度是如何确保结构受力的?

?他甚至开始留意那些贴在办公室墙上的、常常被工人忽略的《劳动法》节选和《工伤保险条例》宣传画。工友老张因为工伤赔偿扯皮的事情,让他意识到,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得懂得保护自己。

每次发现疑问,他要么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下来(那本子已经被写得密密麻麻),晚上回去翻书查资料;要么就厚着脸皮,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追着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问个不停:

“刘师傅,这堵墙为啥要用三七墙?二四墙不行吗?”

“王工,我看到图纸上这里有个后浇带,它具体是干啥用的?为啥要留?”

“李头儿,今天打的这个混凝土,我看加了粉煤灰,有啥好处不?”

……

起初,有些师傅嫌他烦,觉得他“不务正业”、“想太多”。但看到他眼神里的真诚和那股子钻劲儿,看到他手上那本翻烂的书和密密麻麻的笔记,看到他干起活来确实比一般小工麻利、靠谱,态度也渐渐转变了。刘师傅甚至会主动叫他:“小鲁,过来!看看这个构造柱的箍筋加密区,图纸上要求间距100,现场绑扎就得严格按这个来!差一点都不行!这关系到抗震!”王工在检查模板支撑时,也会特意点他:“鲁智深,你来看看,这个立杆间距是不是超了?规范要求是多少?”

知识,如同涓涓细流,开始渗透进他曾经只懂得蛮干的头脑。每一次疑问的解答,每一次实践的印证,都让他对“建筑”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者,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这份思考带来的领悟和成长,如同黑暗隧道尽头透出的微光,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他脚下泥泞的道路,让他在这片充满汗水和尘土的土地上,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他掌心那个早已隐没、却仿佛赋予了他某种坚韧意志的淡金色印记轮廓,在无人察觉的角落,似乎也随着他知识的增长,微微发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