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侠义执法(2/2)
李芳怔怔地看着他,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她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
第二天一早,鲁智深破天荒地换上了一套压箱底的、明显不合身的藏蓝色西装(肩膀和胸口绷得紧紧的),打了条歪歪扭扭的领带,手里拎着一袋新鲜水果,走进了城东超市经理办公室。他高大的身躯几乎填满了狭小的办公室空间。
半小时后,他红光满面地走出来,西装扣子解开了两颗,额头上带着一层细密的汗珠。李芳得到了一个超市清洁工的职位,试用期三个月,包一日三餐。
…………
超市后门的小巷。
“谢谢……谢谢鲁警官……谢谢您的大恩大德……”李芳拉着刚刚退烧、还有些虚弱的小玲,泣不成声,就要跪下磕头!
“别!别这样!!”鲁智深手忙脚乱地一把扶住她,动作有些笨拙,但力道控制得极好,“快起来!孩子刚好点!地上凉!”
他蹲下身,目光落在小玲那张苍白却带着好奇的小脸上,声音刻意放得轻柔:“小玲?好点了吗?还难受不?”
小玲怯生生地摇摇头,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眼前这个光头、魁梧却异常温和的警察叔叔。她犹豫了一下,小手在口袋里摸索着,掏出一颗皱巴巴、包装纸都磨毛了的水果糖。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把糖递到鲁智深面前,声音细弱蚊蝇:“警察叔叔……给你……甜的……”
鲁智深看着那颗糖,又看看小玲那双清澈、带着感激和一丝羞涩的眼睛,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猛地冲上鼻腔!他感觉眼眶有些发热!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那股酸涩。他伸出那蒲扇般的大手,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郑重其事地接过那颗小小的、带着孩子体温的糖果。他小心翼翼地剥开那有些粘连的糖纸,露出里面晶莹的橘黄色糖块。他毫不犹豫地将糖放进嘴里,一股廉价却无比纯粹的甜味在舌尖化开!他用力地咂咂嘴,脸上绽开一个无比灿烂、甚至有些孩子气的笑容,声音洪亮而真诚:
“甜!真甜!比蜜还甜!!”
…………
从此,城东派出所多了一项不成文的“特殊任务”。
?警员们轮流利用休息时间,去李芳租的小平房(鲁智深帮忙垫付了第一个月房租)给渐渐康复的小玲辅导功课。小玲聪明伶俐,进步飞快。
?逢年过节,大家会凑钱给小玲买新衣服、新书包。李芳每次都要推辞,但拗不过大家的热情。
?李队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在每次开例会时,板着脸敲敲桌子,强调一句:“下不为例!注意影响!”但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和默许。
日子在忙碌和平淡中悄然流逝。李芳像一棵顽强的小草,在贫瘠的土地上奋力生长。她从清洁工做起,手脚麻利,任劳任怨。很快升为理货员,把货架整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她利用晚上时间自学,竟然考取了收银员资格证!小玲的墙上,贴满了“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的奖状,红彤彤一片,成了那间简陋小屋里最亮丽的风景。
鲁智深每次巡逻路过超市,都会“顺便”进去看看。有时买瓶水,有时买包烟。他会远远地看一眼在收银台忙碌的李芳,或者隔着玻璃窗对小玲做个鬼脸。但他从不主动上前打招呼,也绝口不提当年那个面包和那盒退烧药。仿佛那只是他漫长辅警生涯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十年后,春天。
市中心繁华商场,人声鼎沸,霓虹闪烁。鲁智深穿着便服,在人群中执行反扒任务。他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可疑的身影。对讲机突然响起,传来年轻警员急促的声音:“鲁师傅!三楼女装部!抓了个惯偷!嘴硬得很!死活不认!您经验丰富!快来帮忙看看!”
鲁智深立刻乘扶梯上楼。女装部一片混乱,人群围成一圈。只见一个穿着得体、气质干练的中年女子,正死死揪着一个打扮时髦、染着黄毛的年轻小伙的衣领!小伙子拼命挣扎,嘴里骂骂咧咧:“放手!疯婆子!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偷东西了?!小心我告你诽谤!!”
“就是他!”中年女子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和一丝凌厉,“我亲眼看见他用刀片划开那位女士的包!动作快得很!老手了!”
鲁智深拨开人群走进去。他觉得那中年女子有些眼熟,仔细一看——竟是李芳!十年光阴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身材也比从前丰腴了些,但那双眼睛,却比十年前更加明亮、锐利!闪烁着一种经历过风雨后的坚韧和自信!
小伙还在狡辩,甚至掏出一个鼓鼓的钱包晃了晃:“大妈!你老眼昏花了吧?!看看!我有的是钱!用得着偷?!”
李芳冷笑一声,那笑容里带着洞悉一切的嘲讽:“有钱?十年前你在城东超市偷巧克力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那时候你爸还是保安呢!忘了?!”
小伙的脸色瞬间煞白!如同被雷劈中!他嘴唇哆嗦着,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鲁智深也猛地一震!他想起来了!这小子!就是当年那个超市保安的儿子!当年还是个流鼻涕的小屁孩!没想到……
…………
商场咖啡厅,弥漫着咖啡豆的焦香和轻柔的音乐。
李芳和鲁智深相对而坐。如今的李芳,已是两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店长,穿着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言谈举止间透着干练和从容。她轻轻搅动着杯中的咖啡,眼圈微微发红:
“鲁警官……不,鲁大哥……没有您当年那个面包……那盒药……那一次机会……我们母女俩……可能早就饿死在那桥洞里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鲁智深摆摆手,有些不自在地扭了扭脖子(西装领带勒得他难受):“是你自己争气……小玲也争气……听说考上重点大学了?好!真好!”
“不!”李芳放下勺子,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鲁智深,眼神里充满了坚定和力量,“从您给我第二次机会那天起,我就对自己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要报答您!要报答所有帮过我们的人!更要……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她说着,从精致的皮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的证件本,郑重地推到鲁智深面前——那是“市反扒志愿者协会”的会员证!上面印着她的照片和职务:骨干成员!
鲁智深看着那本红彤彤的证件,愣住了。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光滑的封面,一股暖流缓缓流过心田。
…………
回派出所的路上,鲁智深的手机响了。是李队长打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一丝……得意?
“老鲁!你小子!藏得够深啊!赶紧给我滚回来!电视台!省台的!扛着长枪短炮堵在所里了!点名要采访你!采访你十年前那个‘面包案’!!”
“啥?!”鲁智深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声音都变了调,“采访?!别!千万别!所长!我那……我那纯粹是违规操作!瞎搞!上不得台面!!”
“违规个屁!!”李队长在电话那头吼了起来,声音震得鲁智深耳朵嗡嗡响,“刚开完党委会!你那案子!要作为经典案例写入新编的《基层执法规范化与人性化实践教材》!标题都定了!就叫《执法的温度》!你小子!给咱们所长脸了!赶紧回来!别磨蹭!!”
…………
第二天,城东派出所小小的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刺眼的聚光灯、黑洞洞的摄像机镜头、还有记者们期待的目光,齐刷刷地对准了那个坐在椅子上、浑身不自在、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的光头大汉——鲁智深。他穿着那身崭新的、熨烫得笔挺的辅警制服(肩膀还是有点紧),胸前挂着一枚崭新的“模范辅警”奖章,闪闪发光。
李芳穿着整洁的店长制服,落落大方地坐在他旁边。面对镜头,她从容不迫,声音清晰而有力:
“十年前,当我和女儿走投无路、濒临绝望的时候,是鲁警官用一颗滚烫的心、一次‘违规’的善意,挽救了我们母女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母亲活下去的勇气和尊严。他让我明白,冰冷的法律条文之外,还有温暖的人性光辉。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感谢鲁警官,更是要告诉大家,这份温暖,我会用一生去传递!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镜头转向鲁智深。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额头也冒出了汗珠。记者把话筒递到他嘴边:“鲁警官,十年前,在那个超市里,面对一个偷窃的单亲妈妈,您为什么会选择那样一种‘违规’的方式去帮助她?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鲁智深憋得满脸通红,像煮熟的虾子。他下意识地搓着手,眼神慌乱地扫过会议室墙壁上那四个鲜红的大字——“执法为民”!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豁然开朗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朴实,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那个……法律……是铁打的!规矩……是死的!但……执法的人……得有心!得……得有温度!不然……那铁打的规矩……就成了……成了伤人的铁疙瘩了……”
这句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来被制成烫金大字,悬挂在市局大堂最醒目的位置!
更让鲁智深意外的是,在欢送李队长光荣退休的茶话会上,这位向来以严厉着称的老领导,亲手将那枚沉甸甸的“模范辅警”奖章戴在了他的胸前。李队长用力拍了拍鲁智深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和深深的感慨:
“老鲁啊……我当警察三十多年……抓过不少坏人……也立过不少功……但……最让我骄傲的……就是当年……没拦着你那次‘违规’……你小子……干得漂亮!给咱们这身警服……添了暖色!添了人味儿!”
鲁智深摸着胸前那枚冰凉的、却仿佛带着温度的奖章,粗糙的指腹感受着金属的棱角。他抬起头,目光穿过会议室明亮的窗户,仿佛又看到了十年前那个桥洞下瑟瑟发抖的小女孩,看到了她递过来的那颗皱巴巴的、却甜到心底的水果糖。他的嘴角,缓缓向上弯起一个温暖而满足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