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 第123章 警队改革

第123章 警队改革(2/2)

目录

三公里!在平时不过是一段轻松的路程!此刻却如同炼狱般的跋涉!当鲁智深背着老人,如同雪人般撞开市立医院急诊室大门时,他浑身热气蒸腾!头发、眉毛、胡茬上挂满了冰碴!脸色因为剧烈运动和寒冷而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紫红!他警服的后背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又在寒风中冻得硬邦邦!脚上的警靴更是如同刚从冰水里捞出来,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混合着冰碴摩擦和液体挤压的怪异声响!袜子和脚早已被血水和雪水浸透!

“快!医生!!”鲁智深的声音嘶哑,如同破锣!

医护人员迅速冲上来,接过老人,推进了抢救室。手术室的红灯亮起!如同一只冰冷的眼睛!

鲁智深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下来!他像一座被抽空了力气的雕像,重重地瘫倒在走廊冰冷的长椅上!他试图弯腰脱下那双沉重的、湿透的警靴,脚踝处传来一阵钻心的剧痛!他咬着牙,强忍着,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混合着融化的雪水滚落下来!他艰难地褪下靴子和袜子——脚底和脚踝处,赫然是几个磨破的、血肉模糊的血泡!鲜红的血水浸透了厚厚的棉袜!

张教授踉跄着冲过来,手里端着一杯热水,看着鲁智深那双惨不忍睹的脚,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鲁……鲁警官……谢……谢谢……我……我……”

鲁智深摆摆手,接过水杯,仰头“咕咚咕咚”灌了几大口。滚烫的热水滑入喉咙,带来一丝暖意。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雪水,声音疲惫却平静:“应该的……”话还没说完,一阵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袭来。他再也支撑不住,头一歪,靠着冰冷的墙壁,竟然瞬间发出了沉重而均匀的鼾声!他太累了!

…………

天蒙蒙亮时,手术室的红灯终于熄灭。医生走出来,疲惫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手术成功!脱离危险了!”

张教授长出一口气,几乎虚脱。他转过头,想找那个救命的恩人。长椅上,早已空空如也。只有护士站上,放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却异常有力的字迹写着:

“洒家……我交了押金。——鲁智深”

旁边,是一张皱巴巴的、沾着雪水和汗渍的缴费单。

…………

几天后,张教授回到城东派出所取一份材料。路过鲁智深那间狭小、简陋的值班室时,门虚掩着。他犹豫了一下,轻轻推开了门。

一股混合着汗味、烟味、旧纸张和淡淡消毒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房间很小,陈设简单。一张旧桌子,一把椅子,一张行军床。然而,张教授的目光,瞬间被墙壁牢牢吸引!

只见那面原本空白的墙壁上,此刻密密麻麻地贴满了纸条!五颜六色,大小不一!上面用各种笔迹写着:

“3月8日,替王姐班(女儿中考冲刺)”

“5月1日,替老李班(妻子第三次化疗)”

“8月15日,替小张班(父亲三周年忌日)”

“10月1日,替赵哥班(儿子结婚)”

“12月24日,替孙姐班(母亲住院)”

……

纸条层层叠叠,几乎覆盖了整面墙壁!像一片无声的、却无比震撼的功勋墙!记录着一个普通辅警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和无声担当!

张教授的手微微颤抖着。他走到那张旧书桌前,犹豫了一下,拉开了抽屉。

抽屉里没有文件,没有杂物。只有一沓厚厚的、用皮筋仔细捆好的……汇款单!收款人姓名各不相同,但地址大多指向同一个地方——市局困难警员家属互助会!汇款人一栏,清一色写着“鲁智深”!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最新的一张,日期就在上周,收款人是“李建国”(小李父亲的名字),金额一栏的数字,赫然是鲁智深三个月的工资总和!

张教授拿起那张汇款单,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感觉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呼吸变得困难。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桌面上那本摊开的值班日志上。

他颤抖着手,翻开日志。除了常规的出警记录、案情摘要,在每一页的角落、空白处,都用极其细小、却异常工整的字迹,写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却饱含温度的小事:

“东村王婆屋顶漏雨严重,记得联系街道民政科,申请修缮补贴。”

“西巷刘家小子辍学在家,跟学校王主任联系过,可减免学费,需家访动员。”

“南街赵大爷的‘大黄’(狗)走失第三天,监控显示往东郊方向,明日扩大搜寻范围。”

“北区孤儿院暖气不足,已报后勤,跟进维修进度。”

……

字字句句,琐碎平凡,却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片无声的、深沉的爱民之海!

窗外,新年的余韵尚未散尽,零星的鞭炮声还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响起,带来一丝遥远的喜庆。张教授缓缓摘下眼镜,用颤抖的手指,轻轻擦拭着不知何时湿润的眼角。他站在这个狭小、简陋、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值班室里,仿佛第一次真正读懂了“警察”这两个字的分量。

…………

三月,春暖花开。警队改革方案再次被提上市局党委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赵局长环视全场,刚要开口。

“我先说几句!”张教授第一个站了起来。他没有戴眼镜,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仪。屏幕上出现的,不再是复杂的理论图表,而是一张照片——除夕夜,城东派出所值班室,鲁智深独自一人,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对着镜头露出一个疲惫却憨厚的笑容!照片下方,配着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同志们!”张教授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带着一种经过深刻反思后的笃定,“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和反思,我认为,鲁智深同志所倡导的‘现代侠义精神’,不仅不是历史的倒退,恰恰是我们这支队伍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它不是快意恩仇!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默默无闻的担当!是甘当基石的奉献!是融入血脉的爱民情怀!是守护万家灯火的无声誓言!我提议!将‘现代侠义精神’作为警队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写入新的改革方案!”

会场寂静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掌声中,有释然,有敬佩,更有深深的认同!

…………

最终通过的改革方案,被命名为《新时代警队“侠义精神”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内容清晰而有力:

1.设立“鲁智深式民警”年度最高荣誉奖项;

2.将“扶危济困”、“主动担当”纳入警员日常考核及晋升评价体系;

3.建立全局性“困难警员及家属互助基金”,并设立专项账户,接受规范化监督;

更让鲁智深措手不及的是,张教授亲自来到他的值班室,郑重地递给他一本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现代侠义精神案例集》。翻开扉页,一行苍劲有力的钢笔字映入眼帘:

“致鲁智深同志——您用无声的行动,定义了什么是真正的警察,什么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侠义’。——张振华敬赠”

…………

在新警培训的大课堂上,张教授站在讲台中央,背后巨大的投影屏幕上,是鲁智深那张穿着制服、笑容憨厚的光头照片。他指着照片,声音洪亮,充满了感染力:

“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我们新时代‘侠义精神’的化身!鲁智深同志!他用他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他默默无闻的付出!用他流淌在血液里的爱民情怀!告诉我们!真正的‘侠义’!不是刀光剑影!不是快意恩仇!而是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化作每一天、每一件平凡小事的默默践行!是甘当基石!守护万家灯火的无声誓言!他!就是你们学习的榜样!是警魂的象征!”

台下,数百名年轻警员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屏幕上那张朴实无华的脸上,充满了崇敬和向往。

教室后门,一个高大的身影悄悄溜了出来。鲁智深古铜色的脸庞涨得通红,一直红到了耳根!他像做贼似的,快步穿过走廊,手忙脚乱地从制服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小纸条。纸条上写着:

“下月15日,替老张班(妻子手术日)——提前调班申请已批。”

他捏着纸条,快步走向值班室,仿佛那里才是他真正的战场。阳光透过走廊的窗户,洒在他宽阔的脊背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坚实的影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