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鲁智深现代行侠记 > 第226章 国际劳工组织约

第226章 国际劳工组织约(1/2)

目录

达沃斯论坛上那场惊世骇俗的“盘腿演讲”,如同投入冰湖的巨石,在全球精英圈层激起的涟漪远超鲁智深的想象。他穿着崩线阿玛尼西裤、盘坐演讲台、高喊“不糊弄、不坑人、不甩锅”的画面,被媒体解读为“东方禅意”与“草根实用主义”的完美融合,意外地戳中了后疫情时代全球对“真实”与“信任”的渴望。鲁智深的名字,连同他那套“铁砧子镇信任模型”,从财经版块跃升为文化现象,甚至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标题赫然是——《theRealdeal:LuZhishenandtheSoulofInfrastructure》(真材实料:鲁智深与基建的灵魂)。

聚光灯的灼热并未让鲁智深迷失。他带着那条缝补过的阿玛尼西裤(程小雨的手艺堪称完美,几乎看不出痕迹)和满身喧嚣,回到了铁砧子镇工业园。然而,一封来自瑞士日内瓦的信函,再次将他推向国际舞台的中心。

国际劳工组织(ILo)总部。

正式邀请函:

“特邀鲁智深先生(中国智深建筑集团董事长)作为全球雇主代表,参与《全球建筑工人技能认证与评估标准》(草案)修订委员会核心专家工作。”

“您的‘蜂窝联盟’、‘工人之家’及‘工匠精神’实践,为全球劳工权益保障提供了宝贵范本。”

ILo!联合国旗下最权威的劳工权益机构!参与制定全球标准!这已非商业荣誉,而是影响世界劳工政策走向的至高话语权!鲁智深捏着信函,豹眼凝视着窗外那尊钢筋“廉”字雕塑。他知道,这不仅是认可,更是一场硬仗!一场关于“技能”本质、关于“人”的价值、关于全球规则话语权的争夺战!

日内瓦。ILo总部大楼。古典与现代交融的建筑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汇聚了来自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工会领袖、雇主协会巨头、顶尖学者。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微苦、纸张的油墨味和一种无形的、名为“规则制定权”的紧张感。议题核心:如何量化评估全球建筑工人的技能水平?如何建立一套普适、公平、可操作的认证标准?

争论焦点,集中在“学历”与“证书”上。

欧洲代表(德国工程师协会主席)推着金丝眼镜,语调严谨:“技能评估必须基于标准化考核!理论测试!专业证书!这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北美代表(美国建筑工会主席)挥舞着文件:“不!必须强调工会学徒制!实践时长!师徒传承!这才是真正的技能!”

非洲代表(尼日利亚劳工部长)声音急切:“我们需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现实!很多工人根本没机会上学!但他们手艺精湛!如何认证?”

南亚代表(印度技能发展署官员)补充:“还有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一套标准不能一刀切!”

鲁智深坐在雇主代表席。他依旧穿着那身深蓝色阿玛尼西装,崩线处已被程小雨用同色丝线绣上一道细微却坚韧的“工”字纹样,如同勋章。他沉默地听着各方争论,豹眼微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内侧“替天行道”的暗绣。这些争论,在他听来,如同隔靴搔痒。他们讨论的是“证”,是“纸”,是“章”!却没人真正触及“技能”的灵魂——那个在工地上,能凭手感判断水泥标号、能听声音辨别钢筋应力、能闭着眼拧紧关键螺栓的……“工匠精神”!

“鲁先生?”ILo总干事(法国人,儒雅干练)点名,“作为新兴市场雇主代表,也是‘工匠精神’的倡导者,您的意见?”

全场目光聚焦。

鲁智深缓缓站起身,魁梧的身躯带来无形的压迫感。他没有看稿,豹眼扫过全场,声音低沉而清晰:

“各位!洒家……是个粗人!不懂那么多理论!”

“但洒家!在工地!干了半辈子!”

“洒家眼里!技能!分两种!”

他伸出两根粗壮的手指:

“一种是手上的活!

会看图!会算料!会操作机器!会考试!拿证书!

这!是‘技’!”

他顿了顿,手指猛地指向自己心脏位置!

“另一种!是心里的火!

是台风天!泡在水里!也要把管涌堵死的狠劲!

是砌墙时!差一毫米!也要推倒重来的轴劲!

是教徒弟!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的热乎劲!

是看见自己盖的楼!十年不倒!百年不塌!那股子……

他妈的!

骄傲劲!”

他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重锤砸落!

“这!是‘匠’!”

“这!就是‘工匠精神’!”

会场一片寂静!翻译耳机里,同传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颤抖!显然,“他妈的骄傲劲”这种表达,在ILo殿堂里,堪称惊雷!

“鲁先生!”德国代表皱眉,“您说的……很生动!但……如何量化?如何评估?如何纳入标准?”

“对!”美国代表附和,“‘骄傲劲’?怎么考?怎么打分?”

“精神层面的东西……太抽象……”非洲代表摇头苦笑。

质疑声四起。鲁智深豹眼中寒光一闪!他知道,光喊口号没用!得让他们看见!得让他们摸到!

他目光扫过会议桌。桌上,摆着各国代表的名牌、水杯、笔记本……还有一样东西——一个标准的、多国通用的电源插座转换器!插孔密密麻麻,适应不同国家的插头标准。那是ILo为方便各国代表准备的。

鲁智深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大步走到会议桌前,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一把抓起那个转换器!

“量化?评估?”他声音带着嘲讽,“洒家!给你们演示!”

他猛地将转换器狠狠砸在桌上!

“哐当!”一声巨响!塑料外壳应声碎裂!露出里面复杂的电路板和密密麻麻的金属插片!

全场哗然!工作人员惊呼着想阻止!

鲁智深充耳不闻!他粗糙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镊子,在碎片中飞快地翻找!几秒钟后!他捏起几根细小的、被震得弯曲变形的金属插片(美标、欧标、英标……)!又随手从桌上笔筒里,抓起一把最普通的、廉价的……回形针!

“看好了!”鲁智深低吼一声!手指翻飞!动作快如闪电!

他先将一根弯曲的美标金属插片掰直!然后用回形针的钢丝部分,缠绕在插片根部!缠绕!绞紧!打结!

接着是欧标插片!同样操作!回形针缠绕固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