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镇乾坤!现代兵王携九凤杀疯了! > 第39章 收兵权!虎符智取慑赤凰!

第39章 收兵权!虎符智取慑赤凰!(1/2)

目录

天罚湮雷的余威仍在拒北城每一块焦黑的砖石上蒸腾,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刺鼻气味与未散的血腥。

城头三根赤红的百丈铁矛如同神罚的烙印,无声诉说着昨日的惊世之举。

彩凤琉璃般的眸子紧锁萧辰,那句关于“天罚殿”的质问如同悬顶之剑,空气凝滞。

万兽门弟子与赤凤军旧部虽在打扫战场,目光却若有若无地扫向烽火台废墟上对峙的两人。

“天罚殿?”

萧辰迎着彩凤锐利的目光,神情坦荡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茫然,仿佛首次听闻这个名字。

他缓缓抬起手,指向那三根兀自冒着青烟的铁矛,声音因力竭而沙哑,却字字清晰:“此乃格物之道,引雷泄电之法,借天地之势破邪法而已。

若真有师承,便是这万里河山,是边关将士的鲜血,是…陛下所赐《帝经》中包罗万象的推演之道!”

他将“帝经”二字咬得极重,既是解释,亦是提醒。

彩凤眼神闪烁,凤唳笛上的裂痕触目惊心。

她审视着萧辰坦荡的表情,又扫过那三根超越凡俗理解的铁矛,最终,目光落在他因强行引动帝经推演而微微颤抖的手指上。

那微弱的混沌气息,确与传说中霸道绝伦的天罚之力迥异。

她冷哼一声,并未尽信,却也未再逼问,只留下一句:“此事,本座会查清。若你敢欺瞒…”

未尽之语化作一道凌厉的眼风,彩衣翻飞间,人已飘然远去,指挥万兽门弟子救治伤患,加固城防。

危机暂缓,但怀疑的种子已然埋下。

拒北城议事厅内,气氛凝重如铁。

残存的边军将领(多为赤凤旧部)盔甲染血,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对萧辰的敬畏。

赤凤一身戎装,银枪斜倚身侧,英气的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忧色。

墨凤立于萧辰身后,脸色苍白却强打精神,快速整理着各地传来的紧急军报。

真正的风暴,正以更凶猛的姿态从后方席卷而来!

来自京城方向的八百里加急,带来了比北漠狼骑更令人心寒的消息:

1.兵符失控!

镇守帝国西陲门户“锁阳关”的主将,靖王心腹大将“屠千里”,公然扣押朝廷特使,拒交虎符!

其麾下五万“铁壁军”,乃帝国最精锐的重甲步卒之一!

2.勤王令现!

几乎同时,一道盖有“如朕亲临”九龙金印的“勤王密诏”传入屠千里军中,声称女帝被奸佞(直指萧辰)挟持,命其“清君侧,靖国难”!

密诏笔迹、印鉴,几可乱真!

3.铁骑压境!

屠千里得此“诏书”,如获至宝,即刻以“奉诏勤王”为名,尽起锁阳关五万铁壁重骑,星夜兼程,直扑京城!

前锋已过“落鹰涧”,距京城不过三日路程!

其行军路线,恰好绕过刚刚经历大战、兵力空虚的拒北城,目标直指帝国心脏!

三重绞索勒紧咽喉:

1.兵权旁落:屠千里手握重兵,虎符失控,帝国西线门户洞开!

若其投敌或自立,后果不堪设想!

2.假诏乱军:“勤王密诏”伪造得天衣无缝,足以蒙蔽大部分不明真相的将士,为屠千里的叛乱披上“合法”外衣,动摇军心民心!

3.京城空虚:女帝因寒毒反噬与灵石疗伤,已于三日前宣布闭关,朝政暂由内阁主持。

京城守备力量薄弱,面对五万杀气腾腾的铁壁重骑,形同虚设!

而萧辰与赤凤等主力,远在北境,鞭长莫及!

“好一个‘清君侧’!靖王…这是要釜底抽薪,直接掀翻棋盘!”

赤凤一拳砸在沙盘边缘,木屑纷飞。

她看向萧辰,眼中燃烧着怒火与焦急:“萧辰!必须立刻回援京城!但拒北城刚经大战,兵力不足,强行抽调,北漠狼骑若卷土重来…”

萧辰站在巨大的军事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屠千里大军行进的路线,最终停在“落鹰涧”这个险要之地。

帝经在识海中无声运转,冰冷的数据流冲刷着焦虑。

“回援?不。”

萧辰的声音异常冷静,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我们赶不及。就算赶到了,以疲敝之师硬撼五万养精蓄锐的铁壁重骑,胜算几何?京城…依旧危如累卵。”

“那怎么办?难道坐视京城陷落?”

一位赤凤军老将须发皆张。

“坐视?当然不。”

萧辰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手指重重点在“锁阳关”上,“靖王想玩‘勤王’的把戏,我们就陪他玩到底!

他不是伪造诏书吗?那我们就给他送一道…他无法拒绝的‘真诏书’!”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众人:

“赤凤!你即刻挑选三百最精锐、速度最快的赤凤军旧部,一人双马,携带我的亲笔信,昼夜不停,直插锁阳关后方‘黑风峪’!

沿途大张旗鼓,散播消息:靖王勾结北漠证据确凿,已被女帝下旨秘捕!

锁阳关守将屠千里若继续助纣为虐,视为同谋,诛九族!同时…”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散布流言,就说北漠‘雷兽部’残兵已绕道奇袭锁阳关老巢,关内空虚,财帛女子任人取夺!”

“调虎离山?攻心计?”

赤凤瞬间领悟,“你想让屠千里后院起火,逼他回援?”

“不错!屠千里此人,暴戾贪婪,刚愎自用,最看重他的老巢根基和搜刮的财货!

他虽奉靖王命‘勤王’,但若老巢被袭、根基动摇的消息传来,再加上‘靖王倒台’的流言…他必疑!必乱!必急于回师保住根本!”

萧辰斩钉截铁。

“可那‘勤王密诏’…伪造得太过逼真,军中将士恐难分辨…”

墨凤担忧道。

“所以,还需要一道‘真’的!”

萧辰看向墨凤,语速飞快,“墨凤,取纸笔!帝经!”

墨凤立刻铺开特制绢帛,奉上朱砂御笔。

萧辰闭目凝神,心神沉入帝经识海深处。

帝经光芒大放,女帝过往批阅奏章、下达密旨时留下的无数笔迹烙印,如同活了过来,在识海中分解、重组、推演!

笔锋神韵捕捉:女帝字迹的独特筋骨、起承转合的力道、朱砂浓淡的微妙习惯…

印鉴细节复刻:九龙金印的每一道细微纹理、印泥的独特色泽与堆积感…

措辞习惯模拟:女帝在紧急军情下的用语习惯、特有的威严口吻与隐含的杀伐之气…

帝经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与打印机,将这一切完美复现于萧辰的意念之中!

他睁开眼,提起御笔,手腕沉稳如磐石,笔走龙蛇!

顷刻间,一道崭新的“圣旨”跃然绢上: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查靖王赵弘,私通北漠,开关揖盗,谋逆篡位,罪证昭彰!

着即褫夺王爵,锁拿进京,夷其三族!

锁阳关守将屠千里,受逆贼蒙蔽,情有可原。

见旨即刻罢兵归关,整军待命,擒杀混入军中之靖王余孽!

戴罪立功,既往不咎。

若执迷不悟,附逆作乱,则视为同党,立诛九族,大军踏平锁阳关,鸡犬不留!

钦此!”

字迹铁画银钩,朱砂如血,凛然帝威扑面而来!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方“九龙金印”,每一道纹路都透着难以言喻的威严与真实感,仿佛刚从女帝御案上取下!

墨凤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若非亲眼所见,绝不敢相信这是萧辰仿造!

“这…这足以以假乱真!”

赤凤倒吸一口凉气。

“不是乱真,此刻,它就是‘真’!”

萧辰将圣旨郑重卷起,交给赤凤,“赤凤!此计成败关键,在于你!”

赤凤挺直脊梁,银枪嗡鸣:“要我做什么?”

“你,亲自去!”

萧辰目光灼灼,“带上这‘圣旨’,再带上…呼延灼那颗死不瞑目的人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