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院试龙门文章竞,帝经助力夺魁首(1/2)
栖凤林中的猎场惊魂与赤凤那带着灼热探究的目光,如同投入深潭的涟漪,尚未完全平息,一股更庞大、更凝重的压力,已如同铅云般沉甸甸地压在了清源县上空。
院试,终至!
这决定无数士子命运、通往权力殿堂的第一道真正龙门,在万众瞩目中轰然开启。
清源县衙临时征辟的贡院内外,气氛肃杀到了极点。
黑压压的士子人群,如同汇入大河的溪流,在衙役严厉的呼喝和兵丁冰冷的刀枪注视下,依次通过层层盘查,鱼贯而入。
空气里弥漫着墨香、汗味,以及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渴望。
萧辰站在人群中,一身半旧的青色儒衫,身形在拥挤的人流里显得有些单薄。
他脸色依旧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却沉静如渊,如同风暴中心最平静的一点。
帝经在识海中缓缓流淌,散发出温润平和的气息,如同无形的屏障,隔绝了外界绝大部分的喧嚣与压力。
然而,那深沉的疲惫感,依旧如同跗骨之蛆,潜伏在平静的表面之下。
“萧辰!是萧辰!”
“小三元案首来了!”
“他脸色好白…能撑得住吗?”
“嘘!噤声!莫要喧哗!”
周围的士子认出他,顿时引起一阵压抑的骚动。
羡慕、嫉妒、探究、担忧…无数道目光如同实质的箭矢,汇聚在他身上。
陈文彦也在不远处,他脸色紧绷,目光如同淬毒的刀子,死死钉在萧辰的侧脸上,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柳溪草堂那场考校的惨败,如同最深的耻辱烙印,日夜灼烧着他!
今日,便是他唯一的翻盘机会!他绝不相信,萧辰重伤之下,还能在院试这真正的龙门之前,再次压他一头!
“搜身!入内!”
衙役冰冷的声音打断了萧辰的思绪。
他平静地张开双臂,接受那近乎羞辱的严格检查。冰冷的铁尺划过身体,他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如同古井深潭。
贡院之内,号舍森严。
低矮、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臭与霉味。
萧辰找到自己的号舍,坐下,冰冷的石凳寒气透骨。他铺开笔墨,闭目凝神。
帝经的金光在识海深处稳定流转,如同一座定海神针,强行压制着身体的疲惫与神魂深处残留的隐痛。
院试三场,首重经义,次重策论,最后一场帖诗杂文。
而今日这最后一场,亦是决定魁首归属的关键——策论!
“肃静——!发题——!”
主考官威严的声音在贡院内回荡。
试卷发下。
萧辰展开,目光落在最后那道策论题上。只一眼,他的瞳孔便微微一缩!
“论边镇军屯之弊与革新策”!
题目一出,号舍内外仿佛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这题目,冷僻!务实!更尖锐无比!
军屯,乃边镇命脉!
养兵御寇,不费朝廷转运之劳,本为善政。然积弊深重,早已是朝野共识!
土地兼并、豪强侵吞、军户逃亡、屯田荒废、卫所糜烂…其中盘根错节,利益纠葛,牵一发而动全身!
历代皆有整顿,却收效甚微,甚至激起兵变!此题不仅考对弊病的洞察,更考革新之策的可行性与分寸把握!
非深谙边事、洞悉吏治、且胸怀韬略者,绝难下笔!稍有不慎,要么流于空谈,要么触及雷区!
陈文彦看到题目,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他虽对边镇实务了解有限,但家中藏书甚丰,死记硬背了不少历代屯田得失的奏疏!
他自信凭借文采和堆砌典故,定能写出一篇花团锦簇的“雄文”!
他几乎立刻便提起笔,蘸饱浓墨,在稿纸上飞快地写下“军屯之设,本为固边安民…”的开篇,嘴角抑制不住地勾起得意的弧度。
萧辰!看你这重伤之躯,如何应对这等冷僻刁钻之题!你的“根基”,今日便要现出原形!
考场寂静,唯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如同催命的咒语。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如同冰冷的刀锋悬在头顶。
萧辰看着那题目,初时的凝重渐渐化为一片沉静。他闭上眼,识海深处,帝经金轮骤然加速旋转!
帝经超强记忆检索,启动!《管子·度地》中关于土地规划与水利兴修的古老智慧,《商君书·垦令》中强调的农战合一、赏罚分明的严苛法度,汉代赵充国河湟屯田“寓兵于农”的经典案例,唐代府兵制崩坏导致军屯荒废的惨痛教训,乃至本朝太祖时期“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的旧制得失…无数典籍篇章、奏疏策论、史家评述,如同浩渺星河,瞬间在帝经的金光中清晰排列、组合、提炼出核心精髓!
帝经深度解析,启动!
现代农政与军事后勤理念,融入帝经的推演金光!
军屯之弊?
帝经瞬间剖析其核心矛盾——制度僵化与时代变迁的错位!
土地产权不清导致豪强兼并;军户世袭导致兵员素质下降、逃亡严重;管理混乱导致效率低下、贪腐横行;更缺乏与市场经济的有效联动!
革新之策?
非小修小补,需破而后立!
帝经结合现代军事后勤的“分级管理”、“专业化分工”理念,结合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技术推广”思维,一个超越时代的方案雏形,在萧辰脑海中飞速构建成型:
一、理清产权,分级管理!
核心军镇周边战略要地,设“直隶军屯”,由朝廷派专员(非世袭军官)严格管理,采用新式农具(曲辕犁!),推广良种,精耕细作,保障核心军需!
二、引入商屯,以商补军!
鼓励商贾于边镇外围、运输便利处投资“商屯”,种植经济作物或普通粮草,与军方签订长期保价收购契约!
商贾逐利,效率更高,可大大缓解军屯压力,更可活跃边镇经济!此乃将金鸽儿“预售新犁”模式放大至军国层面!
三、改革军户,募兵精练!
逐步取消世袭军户,改为招募健儿为“职业屯田兵”,给予优厚粮饷和上升通道,专司直隶军屯生产!
作战部队则另募精兵,专司训练与征战!兵农分离,各司其职!
四、严明考成,重奖重罚!
对管理屯田之官员,定下明确产量、开垦指标,严行考成法!
达者擢升重赏,怠惰贪墨者,严惩不贷!以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
思路如江河奔涌,贯通无碍!
萧辰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再无半分迟疑,提笔蘸墨!
手腕虽因虚弱而微颤,落笔却如千钧之重,力透纸背!
“臣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戎之根本,在粮秣之充!今边镇军屯,积弊如山,非刮骨无以疗毒,非破网无以清源!
请陈革新三策:一曰分田定责,固本培元;二曰引商入屯,开源活水;三曰兵农异途,各尽其用…”
开篇直指核心,气势磅礴!
随后条分缕析,将“分级管理”、“商屯互补”、“兵农分离”、“严明考成”四策娓娓道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每一策皆引经据典,切合时弊,更融入了超越时代的理念(尤其是“商屯”之策,可谓石破天惊!),既大胆创新,又兼顾了可操作性!字字珠玑,句句见血!
既有古之名臣的厚重风骨,又有洞穿迷雾的真知灼见!
笔走龙蛇,文不加点!
萧辰完全沉浸在帝经构筑的思维殿堂之中,忘记了身体的疲惫,忘记了考场的喧嚣,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