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在异世修儒道 > 第17章 青衿与紫绶

第17章 青衿与紫绶(1/2)

目录

简随云最后的一句话,如同一道加盖了天宪宝印的纶音,在至公堂上空轰然炸响,彻底终结了这场一波三折、惊心动魄的县试。

周正言激动得老泪纵横,他对着简随云的方向,深深一揖,声音哽咽:“贺喜大学士,觅得良才。此乃我大奉儒道之幸,亦是天下苍生之幸!”

他知道,苏文渊的未来,稳了。

能成为简随云这位大儒的亲传弟子,其身份之尊贵,前途之光明,远非区区一个县试案首,乃至一省解元可以比拟。这等于是一步登天,直接拿到了通往大奉王朝权力与学术中心的最高门票。

刘德海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在太师椅上,面色灰败,眼神空洞。

完了。

一切都完了。

在这位大儒面前,一切都成了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他非但没能扼杀苏文渊,反而亲手将这位未来的天之骄子,送到了一个他连仰望都感到刺眼的舞台之上。

更可怕的是,简随云看他的眼神,虽然平静,眼底却透露着一股陌生,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

……

县试,在一种极其诡异的氛围中,宣告结束。

但它的余波,却如同一场剧烈的地震,在整个青河县,持续地扩散、发酵。

在简随云这位大儒的亲自监督下,后续的评卷工作,进行得前所未有的公正与透明。周正言秉持着一颗为国选才的公心,将每一份试卷都仔细审阅,定下了最终的名次。

三日后,放榜之日。

县衙前的龙虎榜下,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当巨大的榜单被衙役缓缓展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榜首的位置。

【榜首:苏文渊】

【评语:文可论道,棋可安邦,诗有仙骨,书藏剑魂。此卷,当为一州之冠,可传阅天下,为后世学子之楷模!——简随云】

这段由简随云亲笔写下的评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所有看到它的人,都感到一阵心神激荡。

而更让众人感到震撼的是,在榜单的旁边,县衙竟然破天荒地,将本次县试榜首苏文渊的两份答卷——《论迹不论心》与《侠客行》,原封不动地张贴了出来,供全县士子百姓,观摩学习。

这,同样是来自简随云的授意。

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选中的人是何等的风华绝代。也要让某些人,彻底死了那份不该有的心思。

一时间,整个青河县,都为之沸腾了。

无数的读书人,涌到榜前,瞻仰那两篇堪称神迹的作品。

他们看到《论迹不论心》石破天惊的立意,看到那“论心世无完人”的振聋发聩之言时,无不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与思考。这篇文章,颠覆了他们以往的认知,却又让他们觉得……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大道至理”。

而那首《侠客行》,答卷上那龙飞凤舞、剑气纵横的书法,那股“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迈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洒脱时,更是激动得热血沸沸,恨不能当场浮一大白!

“妖孽。此子真乃妖孽也!”

“我青河县,数百年文脉,终于要出一位真正的大人物了!”

“得见此文,此生无憾!”

苏文渊的名字,在这一天,响彻了整个青河县。他的两篇文章,被无数人传抄、背诵,成为了所有青河读书人心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

而万众瞩目的中心,苏文渊,被请到了县衙的内堂。

这里,没有了之前的剑拔弩张,只有一炉清香,一壶好茶。

堂上,只有两人。

一位,是面色恭敬,但眼神中溢满激动与自豪的副主考官,周正言。

另一位,便是那位改变了他命运的青衣大儒,简随云。

“苏文渊,”简随云微笑着,亲自为苏文渊斟上了一杯茶,语气温和地问道,“你的文章和诗,本官都已看过,年轻一辈有你这般学识与感悟,实在少见”

他顿了顿,收起了笑容,神情变得郑重起来:“本宫,正式介绍一下自己”

“我姓简,名随云,忝为翰林院二品大学士,亦在京城白鹿书院,担任讲师一职。”

他看着苏文渊宠辱不惊的心态,心里更是暗暗赞许。

“我此番游学天下,本意是为书院寻觅可造之材。却不想,在青河这小小的县城,遇到了你这等未经雕琢的璞玉。”

“你的才华,你的心性,你的文思,远非这小小的青河县所能承载。留在这里,只会明珠蒙尘。”

“所以,我今日想问你一句话。”

简随云站起身,对着苏文渊,郑重地问道:

“苏文渊,你,可愿拜我为师,随我入京,入我白鹿书院,去见一见那天下间,最波澜壮阔的风景?”

苏文渊的心,猛地一跳。

这应该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起身,对着简随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拜师大礼。

“学生苏文渊,拜见老师!”

“好!好!好!”简随云开怀大笑,亲自将他扶起,“能收到你这样的弟子,是我简随云的此生最大的幸事!”

行过拜师礼,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融洽。

简随云看着苏文渊,忽然问道:“文渊,为师还有一个疑问。我看你心志坚定,道心纯粹,但身上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冤屈与煞气。你在考前,可是遇到了什么不平之事?”

大儒之心,洞察入微。他早已看出,苏文渊那惊才绝艳的背后,隐藏着一股不为人知的巨大压力。

苏文渊看着老师,沉思了一会,这是他最好的机会。

他稍微改了部分经历,将自己被县令刘德海险些毒杀,自己又险遭刺客补刀灭口,以及停尸房和书房内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地,对简随云和周正言,讲述了一遍。

他讲得不卑不亢,客观冷静,却将其中所有的凶险与阴谋,都揭露得淋漓尽致。

“砰!”

听完他的叙述,一旁的周正言,猛地一拍桌案,须发皆张。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他气得浑身发抖,“我竟与此等衣冠禽兽,同朝为官近十年而不知,我有罪,我愧对圣贤教诲!”

他此前对刘德海的为人半信半疑,此刻听闻苏文渊的亲身经历,最后一丝幻想也彻底破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