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金榜题名(2/2)
【探花:公孙衍。】
这个结果让不少人都感到了一丝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位道家传人,虽行无为之道,但所展现出的那份超然与智慧,同样折服了所有人。
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个个同样在这场九关秘境之中,大放异彩的名字。
【第四名:萧北辰。】
【第五名:拓跋烈。】
……
【第十名:闻人泰。】
金榜题名。
这一刻,整个长安城沸腾起来。
无数的信鸽,承载着这份震动整个大奉王朝的榜单,飞向了四面八方。
而那十位,不,仅剩九位,拓跋烈已然回信放弃,奔向了自己的道途。在无数羡慕与敬畏的目光注视之下,被礼部的官员,恭恭敬敬地,请上了早已备好的皇家马车。
他们将入主国子监,沐浴更衣,静待三日之后,决定他们最终命运的……巅峰对决。
……
三日的时间,转瞬即逝。
对于整个长安城而言,这是充满无尽的谈资与狂欢的三日。
关于新晋会元,连破九关的种种神迹,被那些说书先生与话本作家,编成了上百个不同的版本,传遍了大街小巷。
他的名字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而是成为了一个代表着奇迹与逆袭的……传奇。
苏文渊在这三日之中却是难得的平静。他在静室之内,将自己在这九关秘境之中的所有收获与感悟,都仔仔细细地,重新梳理了一遍。
他的道在这场与诸子百家先贤英魂的论道之中,变得愈发的广博与圆融。
他已经脱离一个单纯的儒修。
身上有了农家的质朴,法家的严谨,兵家的果决,墨家的创新,医家的慈悲,商家的精明,纵横家的捭阖,阴阳家的神秘,与道家的……超然。
百家之长,已尽数融入道心之中。
只待一个契机。
便可百川归海,化龙升天。
……
殿试之日,终于到来。
天清气朗,惠风和畅。
紫禁城,这座象征着帝国至高权力的宏伟宫城,为这九位从万千学子之中,脱颖而出的天之骄子,敞开了它庄严而又神圣的大门。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之下,苏文渊等九人,身穿由内务府连夜赶制出的“准进士”绯红色官袍,胸佩象牙笏,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一步踏上了由整块汉白玉,铺就而成的太和殿广场。
广场的两侧,站满了身披金甲,手持仪仗的皇家禁卫。
而在九十九级的白玉台阶之上,太和殿的殿门,缓缓打开。
一股真龙天子之气与磅礴国运,所汇聚而成的恐怖威压,扑面而来。
让这九位心性无比坚韧的天之骄子,不由感到一阵心神摇曳,呼吸为之一窒。
他们即将要面见的,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宣——”
“新科贡士,上殿觐见——。”
……
太和殿之内,站满了文武百官。
当今圣上奉高祖,身穿十二章纹的衮龙之袍,头戴十二旒冠冕,端坐于紫金龙木雕琢而成的龙椅之上。
他的脸上面无表情。
但眼神之中所散发出的无上威严,让任何与之对视的人,都心惊胆战。
在他的龙椅之侧,则破天荒地摆放着另一张,略小一些的座椅。
一位身穿朴素儒袍,气息与整个天地融为一体的白发老者,静静地闭目养神。
他,便是当今白鹿书院的亚圣。
苏文渊的师祖。
“学生,苏文渊(郑修远、公孙衍……)”
“拜见夫子、拜见陛下。”
九名天骄,齐齐行礼。
“平身。”
奉高祖脸色缓和,抬了抬手。
“今日殿试,不考诗赋,不考策论。”
他的目光在下方九位,代表着大奉未来领军人物的年轻人身上,一一扫过。
“朕,只想问一个问题。”
“诸位俊杰,为何而……读书?”
“朕,又为何要用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