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拜访与解惑(2/2)
“为何?”
“因为,”简随云的声音低了下来,“李司年他,不仅仅是一个权臣。”
“更是一位早已将自己的道,与大奉王朝的国运,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的亚圣。”
“什么?”苏文渊失声惊呼。
“你没有听错。”简随云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他所修的乃是儒道之中,最霸道,也最极端的一条路——秩序之道。”
“在他看来,这天下万民便如同一群需要被圈养的羔羊。唯有最严苛的律法,最森严的等级,最绝对的集权,才能保证这个帝国的永恒。”
“他这三十年来,所做的一切,看似是在结党营私,排除异己。实则却是在用他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构筑着一张他自以为最完美的……秩序之网。”
“而这张网早已与我大奉的官僚体系,与这千百万官员的利益,都……密不可分。”
“动他一人,便等于……动摇国本。”
“这便是陛下,最大的顾忌。”
“而我与恩师……”他的脸上露出了更深的无奈,“则更是投鼠忌器。”
“李斯年他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
“在他的背后,还站着一个连恩师都感到无比棘手的存在。”
他看了一眼那间茅屋,压低声音,一字一顿地说道:
“另一位,儒家……”
“……圣人。”
苏文渊惊呆了。
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京城的水,竟会深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就在此时——
一道苍老声音从那竹林的深处,悠悠地传了过来。
“随云,让他进来吧。”
“有些事也该是时候,让他知道了。”
……
苏文渊怀着无比忐忑与敬畏的心情,走入了那间看起来普普通通的茅屋。
屋内,陈设简单到了极致。
一张书案,一个蒲团。
以及,一位身穿灰色布衣,正临摹着一幅字帖的……寻常老人。
他的师祖。
那位曾于万魂窟,一救他于危难的……儒道亚圣。
苏文渊正欲下拜。
老者抬起来头,只是一念,仿佛有什么力量支撑着苏文渊,让他始终无法躬身。
“文渊。”
“你来了。”
他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那幅字帖。
“来看看。”
“老夫这幅字,写得如何?”
苏文渊走上前。
那张桑皮纸制成的字帖之上,只写了两个古朴大字。
“……无为。”
而落款更是让苏文渊的瞳孔,猛地一缩。
竟是两个记忆深处传奇与神秘色彩的先贤——
“……孔丘。”
“……李耳。”
“这……这是……”
“没错。”老者缓缓站起身,那看似瘦弱的身躯,在这一刻比身后的整座白鹿山,还要更加的巍峨。
“这便是当年孔圣与道祖,于函谷关论道七日之后,共同写下的……大道真迹。”
“也是我儒、道两家,万古传承的根。”
他看着苏文渊满是震撼的脸,缓缓说道:
“孩子。”
“你以为与那李司年之争,只是简单的……权谋之争吗?”
“不。”
他摇了摇头。
“那是……”
“……圣人之争。”
“这天下究竟该有为,还是该无为的……”
“……大道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