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44章 群星闪耀

第44章 群星闪耀(2/2)

目录

\"同学们,\"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正式开始前,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一支从旧时代走来的部队,能在半岛战场上与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抗衡吗?\"

台下鸦雀无声。这个问题太过宏大,没人敢轻易回答。

\"是因为信仰?勇气?纪律?都对,但还缺一个关键因素——\"陈墨突然提高了声音,\"学习能力!从缴获第一支三八式步枪开始研究,从俘虏第一个鹰酱炮兵观察员开始学习,从击落第一架F-86开始总结......这支军队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能在战火中不断进化!\"

他点击遥控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张黑白照片:一群志愿军战士围着一辆被击毁的潘兴坦克,有人测量,有人记录,有人拆卸。

\"今天,我们站在了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上。\"陈墨切换画面,显示出海湾战争中美军精确打击的视频,\"当敌人的导弹能从烟囱钻进去时,我们还能靠人海战术吗?

当敌人的侦察卫星能看清我们坦克的编号时,我们还能靠隐蔽伪装吗?当敌人的电子战机能让我们的通信瘫痪时,我们还能靠传令兵吗?\"

一连串的问题如重锤般敲击在每个听众心上。叶修注意到,后排几个信息工程系的学员已经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702团的使命,就是探索东大特色的陆军信息化之路!\"陈墨的声音如洪钟大吕,\"这不是简单的装备更新,而是一次彻底的思维革命、编制革命、战法革命!

我们需要——\"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全场,\"最优秀的大脑,最勇敢的灵魂,来共同完成这场变革!\"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接下来,王庆瑞的演讲更加务实。他用朴实的语言描述了演习中因为信息滞后导致的惨痛教训,展示了即将列装的新型数字化装备,以及为技术人才量身打造的发展路径。

\"在我们团,\"王庆瑞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技术军官不是配角,而是战斗力的核心引擎!你们的研究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战场上的优势;你们的专业意见,将直接影响作战决策!\"

当ppt展示到\"设立军地联合实验室,科研成果优先转化\"这一页时,台下响起一片惊叹声。

几个研究生交头接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宣讲环节结束后,进入了互动提问阶段。一个戴着厚眼镜的博士生第一个举手:\"首长,我是导航制导专业的。请问南斗系统何时能列装贵部?我们研发的算法能否得到实战检验?\"

陈墨微微一笑,看向坐在第一排的俞维杰:\"这个问题,请允许我邀请南斗系统研究员俞青姝同志来回答。\"

全场哗然。没人想到这位校花级人物会出席今天的宣讲会。俞青姝从容起身,接过话筒:

\"南斗-1A试验星三天后发射。如果一切顺利,702团将成为首批试用单位。\"俞青姝顿了顿,语出惊人,\"而且,参与项目的同学可以申请随叶修同志一同前往酒泉发射场观摩。\"

会场瞬间沸腾了!能亲眼见证自己研究的系统升空,这对技术军官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机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