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51章 侦查与决策

第51章 侦查与决策(2/2)

目录

整个指挥流程竟然在短短不到30秒内就完成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在过去,仅仅是完成这样的调整,就需要经历层层上报、开会研究以及图上作业等繁琐步骤,至少得耗费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呢!

在导演部里,一位满头白发的将军正紧盯着实时传输过来的战场态势画面,他不禁惊叹道:“蓝军的指挥效率真是惊人啊!”

与此同时,旁边的参谋迅速调出了相关数据,并向将军报告道:“首长,根据系统记录显示,蓝军从发现敌军主力到完成火力调整,仅仅用时28秒;

而此时,红军的指挥链还在等待团指向师指请示呢。”

将军微微颔首,表示对这一数据的认可。他感慨地说:“这就是信息化带来的优势啊——并非武器更为先进,而是决策速度更快。”

演习场上空,两架涂着蓝军标志的歼-8II战机正在云层间穿梭。

长机飞行员李卫国少校的显示屏上,地面指挥部传来的目标数据不断刷新。

\"猎鹰1号收到目标指示,\"他按下通讯键,\"确认打击坐标,请求最终授权。\"

\"授权确认。\"叶修的声音通过加密数据链传来,\"目标为红军第一装甲团指挥群,优先级A2。注意,敌伴随有防空连。\"

\"明白。执行'外科手术'打击预案。\"

两架战机立即俯冲,但不是传统的攻击航线,而是借助地形掩护超低空突防。

与此同时,地面上的电子战分队已经锁定红军防空雷达的频率。

\"侦测到红军防空雷达开机!\"林雪大声报告。

\"启动'盲刺'程序!\"叶修下令。

刹那间,蓝军的电子干扰系统针对红军防空雷达发射了精准的欺骗信号。

红军的防空指挥官突然发现,自己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十几个虚假目标,而真正的战机信号却时隐时现。

\"猎鹰1号,防空雷达已压制,窗口期40秒。\"

\"收到。进入攻击航线。\"

李卫国拉起战机,在距离目标15公里处锁定了一辆特殊的装甲车——红军装甲团的指挥车。

他不需要肉眼识别,因为数据链已经将精确坐标和红外特征传输到火控计算机。

\"雷电-1锁定,发射!\"

模拟导弹的信号立即被导演部系统接收。三秒后,那辆指挥车上的激光接收器被触发,车顶冒出代表\"击毁\"的黄色烟雾。

\"目标命中!\"李卫国拉起战机,\"猎鹰2号,你负责补给车队。\"

整个空袭过程不到两分钟。当红军防空部队终于从电子干扰中恢复时,蓝军战机已经扬长而去,留下瘫痪的指挥系统和开始混乱的装甲纵队。

\"这反应速度......\"导演部内,国防大学的周教授推了推眼镜,\"比海湾战争中美军的'杀手链'还要快20%。\"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