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82章 新兵连的信息化微光

第82章 新兵连的信息化微光(2/2)

目录

他蹲下身子,透过床板的缝隙,终于看清了那丝微光的来源——林小满正蹲在床板下,手中握着一支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亮了她面前的一块拆解开的军用电台。

电台的外壳已经被打开,内部的电路板和各种元件暴露无遗。

林小满专注地盯着这些复杂的电路,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在他旁边,一本摊开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电路图,有些地方还用红笔做了标记,显然他正在对这个电台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谋同志!\"新兵慌忙合本时,叶修瞥见扉页上写着\"南斗一代图示解析\",字迹旁边还贴着片从杂志上剪下的卫星照片。

\"这个电容极性接反了。\"叶修伸手指出电台主板上的错误,指尖触到金属外壳时,新兵突然红了眼眶:\"我爸是二炮的通信兵,96年演习时因为电台故障错过指令...我想让这些家伙更靠谱点。\"

窗外的月光刚好落在新兵床头的全家福上:

穿着老式通信兵制服的父亲正举着电台,背景里的发射架在暮色中像根沉默的标枪。

叶修想起银河-III机房里那些白发科学家,突然明白技术传承从来不止于图纸,更藏在这些跨越代际的执念里。

次日清晨的专业摸底考核爆出了冷门。

在传统的步枪分解结合项目中,这批新兵的成绩比往年低了12秒,但若论给加密电台设置密钥,最快的林小满只用了1分07秒——这个速度让从事通信保障多年的老兵都咋舌。

\"报告首长!\"考核结束后,全体新兵突然列队请战。

林小满作为代表,手里举着份签满名字的申请书:\"我们请求把上午的队列训练时间压缩一小时,用来研究装备手册。

\"申请书背面,有人用铅笔勾勒出了简易的数据链拓扑图,节点处标注着\"702团\"的字样。

叶修看向操场边的标语牌——\"科技强军\"四个红漆大字在晨露中闪着光。

这四个字挂了快十年,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看见年轻的生命力正沿着技术的脉络,一点点注入这支古老的队伍。

远处的通信楼顶上,新架设的卫星接收天线正缓缓转动,将晨光反射成一道流动的银线,如同给这支信息化试点部队系上了条闪亮的起跑线。

开训动员大会那天,团长在主席台上宣布了个特殊决定:从下周起,每周三下午开设\"技术沙龙\",由叶修牵头讲授信息化基础知识。

散场时,叶修被新兵们围在中间,有人递来写满公式的笔记本,有人捧着拆到一半的收音机请教,林小满则小心翼翼地掏出个光盘:\"参谋,这是我编的装备故障诊断小程序,您帮看看能不能用在咱们团。\"

阳光穿过人群落在光盘的金属外壳上,折射出的光斑在地面跳动,像极了银河-III屏幕上那些代表着希望的数据流。

叶修突然想起回团路上看到的秋收景象,金色的稻浪里,新谷正沉甸甸地压弯稻穗——

就像此刻站在军营里的这些年轻身影,正带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技术基因,在702团的土地上扎下新的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