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卫星过顶(2/2)
老团长手里捏着一份刚解密的电报,\"有人不想让我们悄无声息地上高原。\"
叶修接过电报,上面的频谱分析图显示,在702团机动路线上空出现了异常密集的电子信号。\"不是常规侦察,\"他指着几处特征峰,\"这种跳频模式像是他国特种部队的手笔。\"
\"意料之中。\"王团长冷笑一声,\"去会议室,该让小伙子们见识见识真正的电子战了。\"
车站会议室已被临时改造成作战室。
当叶修推门而入时,二十多名军官和技术骨干齐刷刷起立。
投影幕布上显示着整个西北地区的铁路网,几十个闪烁的光点代表着702团的各个机动单元。
\"同志们,\"王团长直奔主题,\"我们正在被全方位监视。
天上至少六颗卫星盯着,铁路沿线发现可疑信号源,甚至民用通讯网络都可能被渗透。\"他敲了敲桌子,\"但这正是'砺剑-97'的意义——检验我军在强对抗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叶修接过话头:\",将电磁特征伪装成民用设备;第二,行军序列中加入三辆伪装车,携带角反射器模拟主战装备信号;第三——\"他看向林小满,\"启用'雪盲'系统。\"
林小满愣了一下:\"参谋,'雪盲'还在测试阶段...\"
\"没时间等完美了。\"叶修调出一段视频,显示的是鹰酱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石墨炸弹瘫痪敌方电子设备的画面,\"如果对手用这招,我们的信息化系统会瞬间瘫痪。\"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叶修说的是信息化部队最致命的弱点——对电子设备的绝对依赖。
\"王铁柱,\"王团长突然点名,\"你们老坦克兵有什么土办法?\"
老班长站起来,黝黑的脸上皱纹深刻:\"报告团长,三点建议:一,所有无线电器材装箱运输,用马车驮;二,行军间隔拉大到五百米,减少一锅端的风险;三,\"他咧嘴一笑,\"多准备几面红旗,电子设备坏了就摇旗子。\"
出乎意料的是,叶修认真记下了这些建议:\"王班长的方案很有价值。技术组立刻设计一套光学信号系统,作为电子通讯的备份。\"
会议结束后,叶修留下林小满和王铁柱。\"你们两个合作,\"他指着笔记本电脑上的设计图,\"把王班长的旗语编码化,开发一套基于LEd灯的光学数据链。\"
林小满眼睛一亮:\"可以用莫尔斯码原理,但加入校验位!\"
\"啥是莫尔斯?\"王铁柱挠头。
\"就是...滴滴答答那种。\"林小满突然模仿起电报声,\"滴—滴—滴—答—滴—\"
老班长恍然大悟:\"哦!就是当年我们用的灯光信号嘛!小子挺机灵啊!\"
看着这一老一少热烈讨论起来,叶修悄悄退出房间。站台上,夜幕已经完全降临。
远处传来施工的声响——工兵连正在给坦克喷涂高原迷彩,深灰与雪白的斑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峻。
\"叶参谋。\"一个陌生声音从背后传来。叶修转身,看到一名穿铁路制服的中年男子,\"兰州铁路局军运处刘处长。有个情况您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