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军级指挥权限(1/2)
“砺剑-2001”演习的命令如同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又似一阵狂风席卷大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注入了702团的每一个细胞。
然而,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命令,702团并没有丝毫的慌乱和无序。他们就像一台经过无数次精心调试的战争机器,在接收到指令的瞬间,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启动起来。
团党委常委们在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迅速分散,按照早已演练过无数次的预案,奔赴各自的指挥位置。
政委犹如一颗定海神针,稳稳地坐镇在预设的备用指挥所,负责政治工作和后勤保障的协调,确保整个团队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能得到充分的支持。
参谋长则身先士卒,如同一头勇猛的雄狮,前出至靠近前沿的战术指挥节点,那里是战斗的最前线,他需要时刻关注战局的变化,做出最及时、最准确的决策。
其他副职领导们也各显神通,各司其职,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协作、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而团联合指挥中心(JCC),则宛如这台战争机器的心脏,跳动着强有力的节奏。团长叶修亲自坐镇于此,他的目光如炬,洞察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他的决策果断而明智,引领着整个团队在激烈的战斗中勇往直前。
此刻的联合指挥中心,气氛凝重如山,却又如同精密仪器般高效运转。
在那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显示的仅仅是702团一家的态势图,然而现在,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屏幕上呈现出的不再是单一的图像,而是接入了整个集团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庞大数据洪流!
这一变化始于演习命令生效的瞬间,当通信密钥同步完成的那一刻,集团军级的数据闸门就像是被打开了一般,对702团这座先进的指挥中心彻底敞开。
信息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指挥中心。这些信息如同浩瀚星河中的繁星一般,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屏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代表着集团军下属各个师、旅、独立团的光点和行动轨迹。它们交织在一起,就像是无数条溪流正在汇聚成一条奔腾的大江,展示出整个集团军的整体动态。
不仅如此,屏幕上还实时更新着配属加强的空军前线航空兵部队的战机状态、巡逻空域以及预留攻击通道等信息。
这些数据的实时更新,使得指挥中心能够及时掌握空中力量的部署情况,为作战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第二炮兵所属某旅的导弹发射单元预设阵地、火力打击范围以及准备状态指示灯也在屏幕上不断闪烁。这些信息的展示,让指挥中心对导弹部队的情况了如指掌,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做出准确的指挥。
·电子对抗旅、陆军航空兵、远程炮兵、防空旅、工程兵部队……几乎所有战役级力量的状态、位置、可用资源都化为数据流,在屏幕上交织成一幅庞大而复杂的立体战场画卷。
·情报席位上,来自各级侦察单位、技术侦察手段、甚至上级情报部门共享的“蓝军”可能动向的零星信息(尽管真假难辨)在不断刷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