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香山论坛(2/2)
他并没有因为这项重要的个人成就而表现出丝毫的骄矜之气。
回到工作岗位不到两周,各项事务刚刚重新捋顺,一天上午,集团军机要室将一份封装正式、落款单位非同寻常的信函转到了他的办公室。
叶修有些疑惑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份制作精美、中英文对照的邀请函。函件的抬头上,清晰地印着“香山论坛组委会”的字样。
“香山论坛?”叶修心中一动,这是一个在国内外防务与安全领域享有盛誉的高端对话平台。
他迅速浏览函件内容,果然是邀请他以“陆军大校、专业技术三级军官、在信息化与合成化作战领域有深入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专家”的身份,参加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本届香山论坛。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摩挲着邀请函质感良好的纸张,目光投向窗外,陷入了回忆与思索。
他回想起本届论坛预设的主题,似乎聚焦于“国际安全合作及亚太地区安全”,其中必然涉及反恐、防护散、海上安全等传统议题,但更引人注目的,恐怕是讨论重大自然灾害与国际救援协作,以及大型国际活动的安全保障经验等新兴热点。
论坛旨在汇聚各国军方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及前政要,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展开坦诚交流与对话。
这是一个规格很高的国际舞台。
叶修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去,还是不去?
如果去,他将代表的不再仅仅是27集团军或者T师,在某种程度上,他代表着东大陆军,甚至是东大军队年轻一代军官的形象。
他需要在国际同行面前,清晰地阐述东大军队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推动军事变革方面的思考与实践,这既是一个展示的窗口,也是一个接受检验和进行思想碰撞的机会。
尤其是他刚刚通过答辩的“模块化合成作战”理念,或许可以借此机会,以更宏观、更策略性的语言,与外界进行初步的、非敏感的交流,试探国际反应,吸收有益见解。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压力。在这种场合,一言一行都需格外谨慎,要符合国家政策与外事纪律,既要展现自信开放,又要坚守原则底线。
思索片刻,叶修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向世界传递东大军队声音、学习借鉴外军经验的良机。他不能退缩。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直接拨通了集团军政治部值班室的号码。
“我是叶修。请转告政治部领导,我已收到香山论坛组委会的正式邀请。经本人慎重考虑,决定接受邀请,将准时参加本届论坛。相关参会手续和外事纪律要求,我会严格遵守,并请政治部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协助。”
放下电话,叶修重新拿起那份邀请函,目光变得深邃而坚定。
在香山论坛上,他将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带着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目光。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