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国外局势(1/2)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把困难想足,把方案做实。这关系到数万同胞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责任!
散会后,各部门立即按照分工行动起来!有任何重大进展,随时直接向我报告!”
“是!”
各位处长齐声应答,神情严肃,他们知道,这位新局长上任的第一把火,已经精准地烧向了最需要关注的方向,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准备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在海外作战局那间悬挂着巨幅电子世界地图的指挥中心里,叶修站在利比区域前,上面已被参谋人员用不同颜色的光点标记出力量对峙、冲突热点和侨民聚集区。
时间是一月初,来自地中海的寒风吹拂着北非海岸,但利比上空弥漫的紧张气息远比自然界的寒风更凛冽。
利比的政治僵局持续发酵。得到联合国承认的民族团结政府(GNU)位于的黎波里,总理阿卜杜勒·哈米德·德贝巴掌控着西部部分地区;
而在东部,由哈夫塔尔将军领导的“国民军”(LNA)支持着另一个政府,控制着大片领土。
双方在组建统一临时政府、推动全国选举的关键问题上互不相让,都视自己为利比亚合法代表。
一月初,的黎波里的街头并不平静。城内不同区域时常响起枪声,大多是局部摩擦,但空气中始终弥漫着不安。
米提加国际机场——这座首都地区唯一正常运营的航空枢纽——如同一个敏感的神经中枢,任何关于它的消息都牵动着各方势力。
这里原是空军基地,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东部“国民军”曾多次指控民族团结政府利用该机场运送“武器与恐怖分子”,并因此一度宣布在的黎波里周边设立“禁飞区”。
虽然大规模战事暂歇,但机场周边部署的大量防空武器和频繁起降的军机,无声地宣告着这里远非和平之地。
紧张局势在1月4日再次显现。
利比民族统一政府国防部发表声明,宣布在西部沿海地区发起大规模行动,打击日益猖獗的燃料走私和组织非法移民偷渡等有组织犯罪活动。
第一阶段行动从西部沿海城市扎维耶开始,该地在2024年12月曾发生民兵武装冲突,导致利比国家石油公司的炼油设施遭到破坏。
这次安全行动也间接印证了当地武装派别的复杂性和安全形势的脆弱。
更深远的不安来自经济层面。
1月6日,有消息传来,位于苏尔特湾的两个重要石油出口终端——埃斯锡德尔(EsSider)和拉斯拉努夫(RasLanuf)港——的原油装载作业因当地抗议者的封锁而陷入停顿。
这意味着每日约45万桶的石油出口能力受到威胁。
对于依赖石油收入的利比而言,这无异于被扼住了经济命脉,也预示着未来的权力和资源争夺将更加残酷。
所有这些情报碎片,通过卫星、信号截获、人力信息源,如同溪流汇入江河,最终都流淌到位于燕京的海外作战局指挥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