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我在东北搞建设 > 第159章

第159章(2/2)

目录

“平时我待他不薄,换作别人,我还瞧不上呢。”她说。

郝冬梅没说话,心里明白母亲从未真正了解赵江。她只看到他的光环,却忽略了他的人品。

“你对他太苛刻了,”她终于开口,“你冷落李广发,他可能介意。他不是那种贪图虚荣的人。”

金月姬沉默,仿佛突然明白什么。但她仍坚持:“过日子,还是得看实际。”

郝冬梅知道,母亲始终不懂赵江。他看重的是人,而母亲只看价值。

谁都没错,只是想法不一样。

赵江选择不辞而别,表达了他的态度——既然你只看中我的利用价值,把我当成工具,那我也一样对待。工具之间,还谈什么尊卑礼节?

郝冬梅开始明白“工具”到底是什么意思。

“妈,你没见过赵江工作时的样子,也不了解他待人的方式。”

“他一旦认真起来,比谁都拼命。”

“他对身边的人掏心掏肺,敢冒险进山打猎,让大家每天都能吃上肉。”

“吴大茂被困在山里时,他熬得眼睛通红,第一个冲进去营救。就凭这份义气,全村人都毫不犹豫跟着他进山搜救。你没亲眼看到,根本想象不出他拼命时有多耀眼。”

“他骑着摩托车在山路上飞驰,帮警察拦截盗贼,一个人追着卡车跑的时候,你也没见过。”

“那种安全感,你根本体会不到。”

“周蓉跟我说过,她被人下药差点出事,是赵江及时出手才保住她的清白。”

“前几天赵江不在时,我们团遭遇了暴徒。有人想欺负我,李广发站了出来。歹徒用枪顶着他太阳穴,他连眼睛都没眨。”

“他受伤倒地后,六十多岁的老村长为了保护我,拼命拦住歹徒,结果被枪打中倒下。”

“最后是向阳哥救了我。”

“这些你都没有经历过,不会明白那是怎样一群人,有多么让人感动。”

郝冬梅一句接一句地说着。

金月姬的脸色越来越惊讶。

她怎么也想不到乡下竟然如此危险,更没想到赵江做过这么多事。

郝冬梅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竟会遇到危险,最后靠李广发、村长、郝向阳和开荒团众人相救。

她到现在还无法释怀。

正如郝冬梅所说,没有亲身经历,就很难有共鸣。

“你只听闻赵江的为人,”郝冬梅说,“只看到大家对他言听计从,却不知道那些热血青年为什么愿意追随他。”

“因为他们知道,他重情重义,愿意为兄弟赴汤蹈火,甚至牺牲生命。”

“按理说,以他的能力,哪里找不到更好的出路?”

“这样胸怀宽广又重情重义的人,你有没有看他轻易带人外出?”

“李广发是第一个。”

“开荒团除了赵江之外,李广发的能力最强,他是当之无愧的副团长。”

“宋高远虽然聪明能干,负责外联事务,名义上是副团长。”

“但论综合能力,他不如李广发。”

“李广发虽然没有副团长的名号,但宋高远经常听他的意见。他能文能武,只是话不多。”

“大家都清楚,他是赵江之下第一人。”

“赵江单独带他来我们家,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们都是这样的人。妈,如果你想接近他们,现在这种方式行不通。”

郝冬梅第一次对母亲说出心里话。

也是第一次真正理解立场的不同。

她想责怪,却无从下手,只能讲出这些道理。

赵江背后的行为,

郝冬梅并不清楚。

她只是知道,赵江做的事,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郝冬梅拉着金月姬坐在沙发上。

她帮母亲揉着肩膀,轻声说:“妈,你为他想得太多了。我已经能照顾好自己,您别担心,有些事我会找时间跟他好好谈谈。”

金月姬沉默了很久。

有些事,没有亲身经历真的很难理解。直到现在,她仍没完全明白。

但女儿说出这番话,让她既惊讶又欣慰。

孩子真的长大了,比以前懂事多了。

既然如此,就算自己有些事想不通,也不该过多干涉。

过了很久,金月姬叹了口气:“好吧,别太为难自己。有心事就跟妈说,虽然帮不上忙,但妈永远是你的听众。”

……

一周时间过去了。

这几天赵江没有再去郝今龙家。

他帮郑光明找了一些药材治疗眼睛,又去电力局、建筑局等单位给领导们拜年。

大家的反应和郝今龙差不多。

特殊时期,人人都想为自己留条后路,生怕哪天灾祸降临。

这天,郝今龙带来好消息:“赵江,找到张立海的线索了。”

终于有了张立海的消息。

短短一周就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查到线索,说明郝今龙确实下了功夫。

据郝今龙所说,张立海经常在吉春市老家活动。

那里距离县城三百公里,是个贫困山区。

五年前退伍后,张立海本来想当警察,后来不知为何辞职了。

三年前,他因为与人**被打断腿,为了躲避债务离家出走。

从此再无音讯。

直到一年前,他开始定期回乡探望父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