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1/2)
陈星停在了陈家院门前。
木齐章跟在他身后半步,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散开。
陈星伸手推了推厚重的木门,门纹丝不动。
他提高声音喊:娘开门啊。
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屋檐下冰棱融化的滴水声。
陈星眉头微皱,改用指节叩门。
卫东?卫红?在家吗?
叩门声在清晨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隔壁院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披着棉袄的老大爷搓着手走出来。
别敲啦,
他朝手心哈着热气,
老陈家的,天没亮就穿戴整齐出门了。
陈师傅穿着新棉袄,建国媳妇还系了红围巾说是去国营饭店吃年酒。
陈星握着门环的手紧了紧,他昨晚上特地来说过今天要带对象认门,这话像扔进了冰窟窿。
他转身时脸上挤出个笑,嘴角的弧度有些僵硬:小章,.可能他们记错日子了。要不我们再等等?
木齐章看着陈星冻得发红的耳朵,和他眼里那抹试图掩饰的难堪,自己脸上反倒露出一个平静的浅笑:
“没事,兴许是过年忙,给忙忘了。国营饭店的席面不等人,咱们等等就好。”
她说着,轻轻跺了跺脚,驱散些寒意,目光落在巷口那棵光秃秃的老槐树上。
这里女方上门认门原本也就是个习俗,木齐章并不在意陈家人的态度。
如果不是怕陈星难堪,木齐章也许会转身走人。
可陈星是自己对象,总要迁就迁就的。
陈星推着车,把自行车靠墙支好。
两人就站在紧闭的陈家大门外,呵出的白气一团一团消散在干冷的空气里。
偶尔有邻居经过,多是些老人或留在家里的妇人,裹得严严实实,挎着菜篮子。
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对站在陈家门口的陌生男女,目光尤其在木齐章身上停留得久些。
一个提着煤炉出来生火的大婶认出了陈星,停下脚步:
“哟,这不是老陈家二小子吗?啥时候回来的?这是……”
她目光转向木齐章。
陈星忙点头:
“王婶,过年好。我回来有些天了。这是……这是我对象,木齐章。”
他介绍得有些正式。
王婶上下打量着木齐章,脸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笑:
“对象啊……好事好事,咋不进屋?站外头多冷啊!”
陈星脸上的笑容更勉强了:“家里没人,锁着门呢。”
“哦……”
王婶拉长了声音,眼神在紧闭的门和陈星之间打了个转,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那你们等着,估计快回来了。我这还得生火去。”
说完,提着炉子慢悠悠走了。
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邻居大爷遛弯回来,看到他们也搭了句话:
“陈家二小子,等人呢?你娘他们好像说是去下馆子了,可得等一阵子呢。”
陈星只是点头,没再多说。
日头慢慢爬高,霜化了,但寒意更重了,是那种渗进骨头缝里的冷。
木齐章把冻得有些发麻的手揣进棉袄口袋。
陈星看她一眼,低声道:“冷了吧?要不……我们还是先回去?”
木齐章摇摇头,目光依旧平静:“再等等吧,说不定就快回来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声音不高,内容也无非是天气京城见闻之类,但在这寒冷的等待中,形成一种无声的相互支撑。
陈星偶尔会看向巷口,眼神里带着期盼,又很快黯淡下去。
直到日头快到头顶,巷口才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说笑声。
只见陈母被大儿子陈建国搀着,王彩凤抱着宝根,双胞胎兄妹打闹着跟在后面,一家人吃得满面红光,新棉袄上甚至能看见溅上的油点子。
他们看到站在门口的陈星和林齐章,说笑声戛然而止,脸上都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
陈母最先开口,语气带着夸张的诧异:
“哎哟,星子?二丫?你们咋站在这儿呢?这大冷天的!”
她一边说,一边慢吞吞地掏钥匙。
陈建国也跟着附和,眼神却有些飘忽:
“是啊,不是说……说晚点再来吗?你看这事儿闹的……”
王彩凤抱着宝根,用孩子挡住自己半边脸,声音立刻扬高,带着刻意的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