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2)
走进公园,里面比想象中要暗,只有几条主干道旁立着稀疏的路灯,大部分区域都隐藏在朦胧的黑暗里。
借着微弱的光线,能看到三三两两散步的人影,多是晚饭后出来消食的老人和偷偷约会的年轻人,低声细语,环境显得颇为安静。
木齐章微微蹙眉,这和她预想中的“夜市”相去甚远。
她放慢脚步,目光仔细扫过道路两旁。
确实有几个零散的摊位,但卖的东西很单一。
一个老汉蹲在地上,面前摆着几个编织的蝈蝈笼子。
另一个老太太挎着竹篮,里面是些针头线脑和劣质的塑料发卡。
摊位前几乎无人问津,摊主们也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
“同志,找人啊?”
一个提着布兜看样子是刚锻炼完准备回家的大妈,见他们两个年轻人东张西望,热情地搭话。
陈星反应极快,脸上立刻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腼腆,伸手轻轻碰了一下木齐章的手臂,示意她配合。
他对大妈笑了笑:
“阿姨,我们前几天晚上路过,好像看见这边有卖……卖纱巾的摊子,挺漂亮的,今天想来找找,怎么没见着?”
他语气自然,带着点给对象买礼物没买到的遗憾。
木齐章心领神会,马上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配合地做出些许失落的表情,活脱脱一个因为没买到心仪礼物而不开心的小姑娘。
大妈一看这情形,脸上露出了然又热心的笑容:
“哎哟,小伙子,给你对象买纱巾啊?有眼光。”
她摆摆手,“不过你们来得不巧,卖纱巾那姑娘一般白天来,就搁那边假山底下。”
她指了指公园深处一个方向。
“白天?”
木齐章抬起头,适时地流露出诧异,
“阿姨,我看别的地方晚上都有夜市,可热闹了,咱们这公园晚上怎么……没什么人卖东西呀?”
她问得天真,仿佛只是单纯的好奇。
大妈一听这话,音量不自觉地降低了些,带着点推心置腹的语气:
“丫头,这你就不懂了吧。
咱们这儿啊,晚上管得严。
你看这公园,黑灯瞎火的,哪像个做买卖的地方?
万一出点啥事,谁负责?”
她又指了指那几盏昏暗的路灯:
“就这点亮儿,数钱都看不清楚票子真假,谁乐意来摆摊?
再说了,晚上出来的都是像你们这样谈对象的,或者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遛弯的,谁兜里揣钱买东西啊?”
木齐章脸上露出恍然大悟又有点失望的表情,心里却飞快地转动。
大妈的这番话,印证了她的猜测。
这个年代,城市的夜生活还近乎于无,公共照明不足和安全顾虑是限制夜间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
所谓的“夜市”,至少在北京城区的公园里,还远未形成气候。
“原来是这样啊……”
木齐章小声说,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
“谢谢阿姨您告诉我们,那我们明天白天再来看看。”
“哎,好孩子。”
大妈满意地点点头,又热心肠地补充:
“白天来好,东西多,人也多,挑花了眼,快带你对象回去吧,这晚上怪凉的。”
说完,她提着布兜,晃晃悠悠地走了。
等大妈走远,木齐章和陈星对视一眼,默契地朝着公园更僻静的地方走去,假装继续“找摊位”。
“看来,晚上摆摊这条路,目前行不通。”
木齐章低声说。
“嗯。”陈星点头,目光扫过黑暗中隐约可见的长椅和树丛,
“环境太复杂,不安全。”
作为军人,他对潜在的危险有着本能的敏锐。
两人在公园里又转了一圈,确认了整体的环境和人流情况,确实如那位大妈所说,不具备夜间经营的条件。
走出公园,重新回到有路灯的街道上,虽然光线依旧不算明亮,但比起公园里的昏暗已是天壤之别。
木齐章心里有些许遗憾。
自己有些过于依赖前世的经验了,忽略了当下最现实的客观条件。
“不过也好。”
她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对陈星说,
“集中精力把白天的生意做好,等以后……”政策会变,路灯也会多起来。
她没有把话说满,但眼神里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陈星看着她在路灯下显得格外沉静的侧脸,点了点头。
他欣赏她这种迅速调整策略直面现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