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认知暴击50本神作的逆天改命书 > 第45章 《了不起的基因》生命使用说明书

第45章 《了不起的基因》生命使用说明书(2/2)

目录

我的说明书上却标注着“酒精代谢能力薄弱,饮酒需谨慎,最好滴酒不沾”;

你的说明书上写着“香菜受体敏感,能感知香菜中的芳香物质,视为美味”,我的说明书上却写着“香菜受体异常,会将香菜中的成分识别为肥皂味物质,建议避免食用”;

你的说明书上写着“基础代谢率高,能量消耗快,不易发胖,可适当增加热量摄入”,我的说明书上却写着“基础代谢率低,能量消耗慢,需控制热量摄入,建议每日不超过1500大卡”。

这本“生命使用说明书”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教条,它更像是一份充满弹性的行动指南,就像电脑的说明书会标注“建议使用温度0-40c”,但偶尔在-5c或45c的环境下,电脑也能暂时工作一样。

它决定了我们的“出厂设置”,比如天生的身高上限、基础代谢水平,但不代表我们的人生就被彻底定格。

就像同样一款笔记本电脑,有的用户用它来剪辑视频、制作3d模型,把“处理器性能”发挥到极致;

有的用户用它来写文档、做表格,让“续航能力”成为最大优势;

有的用户用它来玩大型游戏,靠“显卡性能”获得沉浸式体验——虽然电脑的硬件配置相同,但最终的使用效果却千差万别。

基因也是如此,它给了我们一套基础配置,但如何使用这套配置,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价值,主动权终究在我们自己手里。

比如,天生基础代谢率低的人,虽然比别人更容易胖,但只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规律的运动,依然能拥有健康的体重;天生语言天赋不强的人,虽然学外语比别人慢,但只要每天坚持练习,也能说得流利顺畅。

很多人会误以为,了解基因就是“认命”——如果基因说我容易发胖,那我就不用减肥了,反正减也减不下来;

如果基因说我没有音乐天赋,那我就不用努力学乐器了,反正再学也成不了音乐家;

如果基因说我数学不好,那我就不用学理科了,反正再努力也考不好。

但事实恰恰相反,了解基因不是为了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而是为了更清醒地认识自己,更智慧地规划人生,就像当你拿到一台新电脑,只有先读懂它的使用说明书,知道它的优势是什么(比如续航强)、短板在哪里(比如显卡弱)、哪些操作会损伤它(比如长期高温使用)、哪些方式能让它发挥最佳性能(比如定期清理内存),才能更好地使用它,让它为你服务,而不是因为不懂操作,把续航强的电脑用来玩大型游戏,结果导致电脑频繁卡顿、死机。

了解基因也是一样,知道自己容易发胖,就不会盲目跟风吃“减肥餐”,而是会根据自己的代谢特点,制定低热量、高营养的饮食计划;

知道自己没有音乐天赋,就不会强迫自己成为专业音乐家,而是把音乐当作爱好,享受听歌、唱歌的快乐;

知道自己数学不好,就不会非要学理科,而是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文科专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认识基因,本质上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一场摆脱“盲目攀比”的自我救赎。

我们总在羡慕别人的“出厂设置”:羡慕别人喝不醉的酒量,不用在酒局上尴尬;

羡慕别人吃不胖的体质,不用为体重烦恼;

羡慕别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轻松就能在某个领域取得成绩。

我们常常拿着别人的“说明书”对比自己的,越对比越觉得自己的“配置”不好,越对比越自卑,甚至开始讨厌自己。

但当我们读懂自己的“生命使用说明书”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都有自己的专属局限,就像玫瑰有玫瑰的娇艳,茉莉有茉莉的清香,牡丹有牡丹的华贵,它们不会因为自己不是其他花而自卑,而是在自己的花期里尽情绽放。

你不必强迫自己像别人一样千杯不醉,因为你的基因可能在提醒你“健康比面子更重要”,喝不了酒就坦然拒绝,不用怕别人说你“不给面子”;

你不必为自己不爱吃香菜而感到自卑,因为这只是基因赋予你的独特口味,不爱吃就不吃,不用勉强自己迎合别人;

你不必为自己减肥困难而自我否定,因为你的基因可能需要你用更温和、更持久的方式去管理体重,慢慢来,总会看到效果。

差异本身并不可怕,它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就像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才显得美丽;

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才显得茂盛;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才显得精彩。

可怕的是我们对差异的不理解和对自己的不接纳,是我们总想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

当我们明白,那些看似“不公平”的差异,不过是基因密码的不同排列组合,就像同样的字母,能拼成不同的单词、不同的句子、不同的文章,我们就不会再盲目攀比,不会再强迫自己活成别人的样子,而是会坦然接受自己的“出厂设置”,学会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

比如,接受自己的身高不够高,就不会再穿不合脚的高跟鞋;

接受自己的皮肤不够白,就不会再盲目使用美白产品;

接受自己的性格内向,就不会再强迫自己变得外向活泼。

就像那句金句所说:“读懂说明书,不是为了抱怨配置,而是为了把一手牌打到最好。”

基因给了我们一手牌,这手牌可能有王牌(比如超强的学习能力),也可能有废牌(比如容易过敏);可能顺风顺水(比如天生体质好),也可能布满荆棘(比如容易患遗传病)。

但无论这手牌是好是坏,我们都无法选择,只能坦然接受,就像打牌时不能选择自己拿到的牌一样。

而了解基因,就是让我们看清自己手里的牌是什么,知道哪些牌是优势,哪些牌是劣势,然后根据牌面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出牌策略,而不是盲目跟风别人的打法。

比如,手里有“学习能力强”这张王牌,就可以在学业上多投入时间,争取更好的成绩;

手里有“容易过敏”这张废牌,就可以提前做好预防,避免接触过敏原;

手里有“容易患遗传病”这张荆棘牌,就可以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每一张牌都用在刀刃上,最终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了解基因,是为了更好地爱自己,是为了在“健康”和“生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当你知道自己的基因对某种药物过敏,你就不会在生病时盲目用药,而是会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选择更安全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过敏带来的危险;

当你知道自己的基因更容易患上高血压,你就会提前做好预防,少吃盐、多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而不是等到生病才后悔;

当你知道自己的基因在绘画领域更有天赋,你就会在这个领域持续深耕,报绘画班、看绘画教程、不断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浪费自己的天赋。

基因不是束缚我们的枷锁,不是限制我们人生的“牢笼”,而是照亮我们人生的灯塔,是指引我们找到正确方向的“指南针”。

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本质,知道自己是谁、擅长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它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再盲目攀比、互相伤害;

它引导我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在健康、快乐、有意义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这本由A、t、c、G书写的“生命使用说明书”,看似深奥难懂,像一本用密码写成的书,实则藏着人生的大智慧,藏着爱自己、接纳自己的秘诀。

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使命和价值;不必羡慕别人,因为别人也在羡慕你的某些“配置”;

不必苛责自己,因为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只要读懂自己的说明书,接纳自己的一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努力、去热爱,就能活成最好的自己,就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