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书房问对(2/2)
“晚生是为明年的春闱而来。”沈墨轩答得毫不犹豫,这是光明正大的理由,“欲搏一个功名,以期不负所学。平日卖些字画,维持生计。”
“既志在科举,为何又深研这等‘奇技淫巧’?”苏韫知语气依旧平淡,但“奇技淫巧”四个字,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士农工商,技艺终是末流。
沈墨轩心念电转,知道这是关键处,沉声答道:“回老太爷,晚生以为,艺与道并非截然分开。修复古画,亦是体悟前人之‘道’的过程。于笔墨丹青间感受其精神气韵,于残破磨损间窥见岁月流转,此中亦有修身养性、明心见性之功。且一技在身,亦可安身立命,不负堂堂七尺之躯。求学之余,以此谋生,晚生并不觉有何不妥。更何况,”他顿了顿,稍微流露出一点超越时代的见解,“技艺若运用得宜,亦可护国宝,存文脉,其意义未必便小于纸上文章。”
最后一句,稍稍大胆了些,但配合他之前的言论,显得是发自内心的见解,而非刻意标新立异。
苏韫知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浑浊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波动。他沉默了片刻,书房内只剩下檀香袅袅和窗外松涛细响。
“护国宝,存文脉……”他低声重复了一遍,看不出喜怒,忽然又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你如何看待当下朝中关于是否重启‘市舶司’的争议?”
沈墨轩心中猛地一跳!这问题跨度极大,且敏感异常!苏韫知绝非随意闲聊,这是在试探他的政见、眼界和立场!甚至可能是在判断他是否与朝中某些派系有所牵连!
他迅速收敛心神,做出略加思索的模样,然后谨慎答道:“晚生一介布衣,于朝堂大事不敢妄议。只是……只是曾读史书,见唐宋时海贸兴盛,货通万国,利税丰厚,亦能扬我国威,互通有无。然管理不善,亦生弊端。其中利弊权衡,非晚生所能洞察,想必朝中诸公自有明断。”
回答得四平八稳,承认其利也不避其弊,强调朝廷自有决断,丝毫不露个人倾向,完美符合一个谨慎求学的寒门学子人设。
苏韫知听完,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不知是满意还是无所谓。
他又随意问了几个关于经史子集的问题,沈墨轩皆中规中矩作答,显露出扎实的科举学子功底,但并无特别惊人之语。
问话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苏韫知的问题看似散漫,实则环环相扣,从技艺到出身,从目的到政见,从学识到心性,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审视。
最后,苏韫知端起手边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淡淡道:“那幅‘雪景寒林图’,瑶儿极力推崇你的修复之功。老夫稍后会亲自去看看。”
他放下茶盏,目光再次落在沈墨轩身上:“在你离开汴京之前,便暂且留在府中吧。”
沈墨轩心中微松,至少暂时安全了,连忙起身:“谢老太爷。”
“府中西侧有一座藏书楼,内中亦有部分书画收藏,年久失修,需人整理编目。”苏韫知语气平淡,仿佛在安排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既通此道,便去协助打理一下吧。也算人尽其才。”
这……是安排工作?算是认可了他的能力?沈墨轩心下稍定,拱手应道:“晚生遵命,定当尽力。”
“嗯。”苏韫知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沈墨轩躬身行礼,缓步退出书房。直到走出“松涛斋”院门,被外面的阳光一照,他才发觉自己后背竟已被冷汗浸湿。与苏韫知的对答,看似平和,实则每一句都如履薄冰。
周管家仍在门外等候,见他出来,便上前道:“沈公子,请随我来,我带你去往后罩房安置。”
沈墨轩跟上,心中盘算着藏书楼的差事,虽不算多好,但总算有了个暂时安身立命之所,还能接触到苏府藏书,或许另有机缘。
然而,周管家下一句话,却让他刚放松的心情瞬间再次紧绷起来。
“对了,沈公子,”周管家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寻常地说道,“藏书楼那边的一应事务,以及公子在府中的日常安排,老太爷吩咐了,暂由二爷(苏承宗)代为管辖。公子若有任何需求,可直接向二爷禀明。”
什么?!交由苏承宗管辖?!
沈墨轩的脚步猛地一滞,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起!
刚从那深不可测的老太爷书房出来,转眼却要落入处处看他不顺眼、极力刁难他的苏承宗手下?!
这哪里是安排差事?这分明是……将他推入了虎口!
苏老太爷这轻飘飘的一句话,瞬间将他刚刚获得的一丝安稳彻底击碎,前景骤然变得无比凶险起来!
刚出龙潭,又入虎穴!沈墨轩被交给苏承宗管辖,未来在苏府的日子将何等艰难?苏承宗会如何“关照”他?藏书楼的差事是机遇还是陷阱?苏芷瑶的影响力能否延伸到其二叔的管辖范围内?沈墨轩该如何在这明显的恶意安排下求生甚至图谋发展?更大的危机似乎已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