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2)
“舒儿,可有证据证明这些商户违法乱纪?”
曹操心中暗喜。
他清楚,今日杨修绝非爱孙的对手。
“邓艾,带人进来。”
曹舒朝厅外示意。
随后,邓艾领着十几名邺城百姓步入厅内。
这些百姓并非等闲之辈。
能在邺城立足,谁背后没有几分倚仗?
况且。
他们早已得到曹舒和邓艾的指点,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
于是。
杨修瞬间成为众矢之的。
看着眼前哭哭啼啼、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十几名邺城百姓,老曹心中的怒火愈发旺盛。
这并非因为老曹有多么爱护治下百姓,而是杨家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分。
杨修一向自诩聪明绝顶,有时甚至不把老曹的话放在眼里。
他的倚仗是什么?
弘农杨家,与昔日的汝南袁家一样,同样是四世三公的豪门。
不仅如此,弘农杨家还是当今世家大族中排名前三的存在。
若没有合适的理由,老曹确实不便轻易打压杨家,否则依附于他的其他世家会怎么想?
人心不稳,极易引发大乱。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也是在汉中之战末期,抓住杨修的把柄,并在嗣子之争尘埃落定后,才决定除掉杨修。
如今,曹舒给老曹创造了一个敲打弘农杨家、甚至震慑其他世家的绝佳机会,老曹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老曹准备宣布对杨修的处置。
然而,曹舒却突然打断道:
“阿翁别急。”
“杨先生刚才不是说有农户状告孙儿麾下的五百新兵踩坏农田吗?”
“不如请杨先生把那些农户带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听了曹舒的话,老曹略微迟疑,但很快从曹舒的眼神中捕捉到一丝胸有成竹的意味。
老曹立刻明白,自家好大孙恐怕还挖了个大坑,等着杨修往里跳!
此时的杨修尚不知曹舒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邺城西市商户背后的靠山是杨家一事被曹舒揭穿后,杨修已经乱了方寸。
他知道,今天自己恐怕难以全身而退了。
此刻,听到曹舒主动提起踩坏农田一事,杨修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高声道:
“丞相大人,关于踩坏农田一事,我不仅有物证,还有人证!”
说完,杨修立刻命府外的杨家仆人飞奔而去。
一刻钟后,十几名庄稼汉模样的农民被带了进来。
杨修的腰杆顿时挺直了几分。
这些农民早已被他收买,只要他们指认曹舒麾下私兵踩坏农田,事情就能扭转。
然而,就在杨修满心期待这些农民开口时——
农民中为首的汉子猛然跪倒,声泪俱下:丞相明鉴!主簿杨修拿银钱收买我等诬陷曹舒公子。那些被踩坏的庄稼,根本是杨修栽赃!
住口!杨修面如土色,冲上前就要踹那领头的农夫。
这与他预想的场面截然不同——本该是农夫们哭诉曹舒纵兵毁田的戏码,怎会变成指控自己构陷?
这位自幼锦衣玉食的杨主簿怎会明白:他惯用的世家威压手段,在曹舒真金白银的攻势前不堪一击。暗卫早已掌握杨修罪证,这些农夫不仅得了丰厚钱财,家小更受严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