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2)
唯一的出路,便是牢牢依附于曹操,赢得他的青睐。
曹舒话音方落。
曹操神色微怔。
一旁的荀攸眼中赞许之色更浓。
忽然——
荀攸上前一步,拱手道:
“主公,臣有一事相求。”
曹操摆手笑道:
“公达何必见外?你我君臣十六载,但说无妨。”
荀攸却摇头正色道:
“臣斗胆请主公允准,让舒公子每半月至臣处修奇谋。”
“……”
曹操瞳孔骤然一缩。
这请求带来的震撼,不亚于目睹日落东方!
曹营谋主何人?
唯荀攸耳!
征袁术、灭吕布、白马解围、官渡鏖战……
曹军每一场大胜背后,皆有荀攸运筹帷幄。
按原本历史,荀攸逝后——
挚友钟繇曾为其着书立传。
详录其生平谋略,史称《奇谋十二策》。
可惜西晋末年,此书毁于战火。
……
而此刻——
荀攸虽出身颍川荀氏,属河南世族,理当扶持曹丕。
但以他在曹营的超然地位,本不必卷入夺嫡之争。
昔年曹丕、曹植皆曾求教兵法。
却都被他断然回绝。
如今局面却有了变化。
荀攸竟主动提议,要教导曹舒学习谋略兵法。
曹操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舒儿,你可愿随公达学习?
曹操征询曹舒的意见。
能得公达先生指点,是我的福分。
一切全凭祖父与公达先生安排。
曹舒暗自揣度着荀攸此举的深意。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随着荀彧、荀攸相继离世,荀氏一族因缺乏栋梁之才,在曹丕、曹舒两朝日渐式微。
这实属无奈。
世家大族内部,向来是各安其位。
至曹爽掌权时,曹魏朝堂已由河内司马氏、颍川陈氏、太原王氏三家主导。
这三家代表人物分别是太尉司马懿、大司空陈群、征东大将军王凌。
昔日颍川荀氏这个中原世家之首,反倒沦为附庸。
但如今情形不同。
荀彧、荀攸俱在。
荀家与曹操的理念尚未完全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