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2)
强压住兴奋,曹操继续问道:舒儿,你说的第二条计策是......?
曹舒展开案上地图说道:祖父,凉州诸侯最怕的就是被他人吞并。马腾归顺朝廷正好可以做个榜样。
我们可以趁机分化拉拢。
与马腾交好的诸侯,可以顺势招安。
依附韩遂的诸侯知道后必定慌乱。
他们会本能地聚集在韩遂身边。
这就会让马超坐立不安。
毕竟马超刚当上凉州刺史。
韩遂以金城太守身份聚众,马超怎能视若无睹?
马韩之争很快就会爆发!
......
曹操打趣道:舒儿。
幸亏你生在曹家。
不然为父又要多一个劲敌。
曹舒心里却不这么想。
乱世之中,光有能力还不够。
出身同样重要。
就像两个名校毕业生。
一个普通家庭,一个富豪子弟。
发展能一样吗?
如果他穿越成平民百姓。
想出人头地恐怕要艰难得多。
......
越想越觉得孙儿的计策高明。
曹操立即召来荀攸、程昱、贾诩三人。
除了已故的郭嘉和留守许昌的荀彧。
荀攸、程昱、贾诩三人,无疑是曹操最为倚重的谋士。
不过,贾诩或许要打个折扣。
毕竟,曹昂之死虽然无人提及,却始终是一根刺。
若曹操哪天突然翻起旧账——
贾诩的项上人头,恐怕难保。
正如袁尚、袁熙败亡后,张绣便离奇病逝。
随后,他麾下的西凉铁骑尽归曹操掌控。
数年后,张绣之子以替父和拥立刘协为名,在许昌。
然而建安二十四年,汉室早已名存实亡。
自然失败,张氏一族也随之湮灭。
相较之下,贾诩的处境稍显安稳。
其一,他仅是谋士,宛城之事不过各为其主。
其二,他淡泊权势,在曹营并无根基,对曹操构不成威胁。
换言之,贾诩虽背景不纯,却仍有价值。
每逢要事,曹操仍会召他共议。
……
“主公,这两条计策当真是舒公子所献?”
“若果真如此——”
“舒公子之才,胜我十倍!”
程昱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惊叹与质疑。
他与贾诩年岁相仿,皆近六旬,是曹营资历最深的文臣。
程昱性情刚直,从不顾忌直言进谏。
此刻,他虽称赞曹舒,却显然怀疑计策另有来源。
说罢,他的目光频频瞥向荀攸,似在质问:
“此计是否出自你荀公达之手,只为替造势?”
荀攸一脸无辜,摊手示意。
他今日方从曹操处知晓,曹舒竟拟出两条离间马超与韩遂的计策。
曹舒的天资究竟如何,荀攸心中自是了然。
假以时日,其谋略之能,必在荀攸之上!
“仲德,莫非不信此策出自舒儿之手?”
曹操含笑问道,随即示意曹舒向程昱详述计策细节。
程昱听罢,抚须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