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1/2)
思及此,司马懿再度开口:父亲,长兄远在兖州。依儿之见,三弟当尽快出仕。他年岁已足,去年又获举孝廉,正是入仕良机。
司马防闻言沉吟。
后世所称司马八达,即司马防八子。但因司马防寿数绵长,诸子年岁差距颇大。长子司马朗、次子司马懿、三子司马孚皆已成年,幼子尚在襁褓。
长子外放为刺史,非述职不得归。留次子独撑门楣,确非长久之计。
不过——
司马防与司马懿皆以利为先。出仕,亦讲究策略。
有人初入仕途便任丞相府属官,前途无量;有人却只能从九品微末小吏起步,若无靠山,终其一生能得七品县令已是侥幸。
倏忽间——
司马懿脑中掠过一道身影。那人虽不高大,却令他夜夜惊悸,噩梦连连!
一、羊徽瑜
二、辛宪英
三、王元姬
四、荀采
各位读者可以在评论区投票选择,这些候选人的年龄都与舒哥相仿或略长几岁。若有其他合适人选,也欢迎在评论区推荐。
仲达,仲达。
你在想什么?
司马防在儿子司马懿眼前挥了挥手,终于将他的思绪拉回现实。
父亲,关于三弟出仕之事,必须慎重选择职位。
但丞相府这条路,恐怕已经行不通了。
司马懿语气沉重地说道。
这其实是曹营世家之间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丞相府属官虽仅为九品待遇,
实则是曹操的近臣要职。
但凡稍有见识者,
都明白这个位置的分量。
常言道:
门前七品官。
意指丞相府中即便最低微的职位,
其实际地位也远超品级所示。
正因如此,
曹营各大世家约定俗成:
每个家族最多只能推举一人入丞相府任职。
如颍川陈氏的陈群,
弘农杨氏的杨修,
以及司马懿本人,
皆为丞相府属官。
只要司马懿尚在,
司马孚便无缘此职。
仲达,除丞相府外,
你认为孚儿还有何合适去处?
司马防询问道。
司马懿指尖微颤,
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父亲,何不让三弟去辅佐舒公子?
我司马家与舒公子素无往来,
而舒公子与子桓公子父子关系疏远。
我们应当未雨绸缪。
这番话让司马防神色渐趋凝重。
政治押注本就是门学问。
若司马家已选择支持曹丕,
转头又去结交曹植,
便是犯了大忌。
曹丕与曹植的矛盾早已无法化解。
至少在世子之争尘埃落定之前。
如果司马家再让司马孚去辅佐曹植……
那曹丕心里能痛快吗?
或许有人会拿诸葛诞的例子反驳——他曾经三方下注,不也安然无恙?
可诸葛诞没被清算,只是时机未到。
司马懿没动他,司马师也没动他,但司马昭最终不还是下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